首页> 中文学位 >一株炭样小单孢菌产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及其热诱变育种研究
【6h】

一株炭样小单孢菌产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及其热诱变育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抗生素概述

1.1.1 抗生素的来源

1.1.2 抗生素的种类

1.1.3 抗生素的应用

1.1.4. 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

1.2 抗生素抗菌作用研究方法

1.2.1 抗菌作用的一般实验方法

1.2.2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1.2.3 抗生素后效应研究

1.3 炭样小单孢菌及其活性产物

1.3.1 炭样小单孢茵

1.3.2 炭样小单孢菌活性产物

1.4 微生物诱变育种

1.4.1 微生物诱变育种概述

1.4.2 诱变剂及诱变机理

1.4.3 诱变剂的使用方法

1.4.4 突变体的筛选

1.5 抗生素高产菌的选育

1.5.1 抗生素产生菌菌种选育的重要性

1.5.2 诱变育种在抗生素产生菌中的应用

1.6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2 炭样小单孢菌JXNU-1产抗生素的体外抗菌作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种

2.1.2 培养基

2.1.3 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抗生素的抑菌作用

2.2.2 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2.2.3 抗生素对G+、G-菌形态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炭样小单孢菌JXNU-1所产抗生素与常用抗生素的联合抗菌作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MIC的测定

3.2.2 联合抗菌作用

3.3 本章小结

4 炭样小单孢菌JXNU-I产抗生素的热诱变育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种

4.1.2 培养基

4.1.3 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诱变条件对菌体正向突变率的影响

4.2.2 正突变株的复筛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不断开发利用新抗生素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要求。筛选新抗生素的产生菌及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生物学意义。本文在前期分离到一株具广谱抗菌活性的炭样小单孢菌JXNU-1、并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层析、电泳纯抗生素产品的基础上:
   1)研究了炭样小单孢菌JXNU-1产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炭样小单孢菌JXNU-1产抗生素对不产芽孢的球菌、杆菌及产芽孢的杆菌等常见G均有抗菌作用,且对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强于对非芽孢菌的抑菌作用,对芽孢菌的杀菌速率快于对非芽孢菌的杀菌速率。同时,所产抗生素对常见的G-菌,如铜绿假单孢菌、福氏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产气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炭样小单孢菌JXNU-1产抗生素对G+、G-的最低杀菌浓度一般是最低抑菌浓度的8-16倍。抗生素对菌体的MIC受体系的pH、菌体接种量和离子强度的影响。通过显微观察最低抑菌浓度的抗生素处理的细菌的形态变化,表明炭样小单孢菌JXNU-1产抗生素抗菌作用是抑制了细菌细胞的分裂。
   2)研究了炭样小单孢菌JXNU-1产抗生素和常见抗生素的联合抗菌作用。结果表明,炭样小单孢菌JXNU-1所产抗生素与抑制细胞壁合成的头孢拉定联用为无关作用(FIC指数=2.0),而与抑制细菌蛋白质、核酸的合成的抗生素联用时,为相加或协同作用(FIC指数≤1.0)。
   3)探究了炭样小单孢菌JXNU-1热诱变育种的影响因素,并筛选抗生素高产菌株。结果表明,生长7d的孢子热诱变后的正变率分别是生长9d、11d的孢子热诱变后的正变率2.2倍、2倍;并且高浓度的孢子比较低浓度的孢子更易产生正突变;87%的致死率比73%的致死率更有利于正突变体的产生;但加入dNTPmixture、调节孢子液pH、平板培养温度以及孢子悬液状态的处理虽然对致死率有一定的影响,但都不能有效提高正突变率。从41株正突变株中筛选到一抗生素高产菌株ZD-2,其抑菌圈直径达到33 mm,比出发菌株的抑菌圈直径高出了6.6mm。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