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空间分析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路交通格局与经济格局关系的初探
【6h】

基于空间分析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路交通格局与经济格局关系的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技术路线

1.4 论文框架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2 研究区域和数据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数据整理与建库

3 基于小时交流圈的区域交通格局研究

3.1 小时交流圈研究方法

3.2 小时交流圈的现状

3.3 2020年规划路网小时交流圈分布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路网通达性的区域交通格局研究

4.1 通达性研究方法

4.2 路网通达性计算

4.3 路网变形系数

4.4本章小结

5 基于经济联系度的区域经济格局研究

5.1 经济联系度概念和分析方法

5.2 经济格局分布

5.3本章小结

6 区域交通格局与经济格局关系初探

6.1 区域交通状况和GDP相互影响关系

6.2 区域交通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对区域交通格局与区域经济格局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研究源远流长,廓清两者相互关系对区域城镇格局的规划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现实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区位条件,有必要对该区域的交通和经济格局相互关系的特质进行洞悉。GIS空间分析方法在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上,具有传统分析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路交通格局和经济格局的研究,进而对两者相互关系的探讨,尝试为构建区域交通和经济协调发展优化模式提供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
  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公路网数据,对以南昌市为中心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时交流圈进行划分;并讨论了2020年规划的交通网一日交流圈的范围;也利用重力度量模型、最短距离度量模型和路网变形系数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1个县区、298个空间节点的公路路网通达性;最后,结合路网密度和GDP之间相关性的分析,对研究区域的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究。
  通过对小时交流圈、路网通达性、经济联系度、城市断裂点和路网密度等角度的分析研究,综合讨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路交通格局和经济格局两者相互关系的特质。研究结果表明:以南昌为中心的一日交流圈已经基本涵盖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东部和南部的各县市,2020年交通规划网完成后将实现一日交流圈涵盖整个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公路路网目前发育并不成熟,其通达性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不规则的圈层结构,东西向的通达性递减趋势快于南北向,鄱阳湖西岸通达性优于东岸,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显著。通过区域公路交通格局与经济格局的空间分布规律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交通建设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