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身份意识、作家习气与古代文学批评——以闺秀、理学家和僧人为中心
【6h】

身份意识、作家习气与古代文学批评——以闺秀、理学家和僧人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以人论诗”的三种维度

第一节 体与性

一、“体性论”的产生

二、“体性论”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第二节 人品与文品

一、“人品文品说”的产生

二、人品文品说与古代文学批评

第三节 以习气论诗

一、作为文学批评范畴的“习气”

二、习气与古代文学批评

第二章 古代作家的身份意识与文学创作

第一节 闺秀与文学

一、古代女子的身份定位

二、女子身份意识与文学

第二节 理学家与文学

一、理学与理学家的身份定位

二、理学家身份意识与文学创作

第三节 僧人与文学

一、僧人的身份定位

二、僧人的身份意识与文学创作

第三章 文学批评中的三种习气

第一节 闺秀与“脂粉气”

一、“脂粉气”的形成

二、脂粉气的内涵与古代女性文学批评

第二节 理学家与头巾气

一、“头巾气”的产生

二、“头巾气”涵义与理学家文学批评

第三节 僧人与“蔬笋气”、“酸馅气”

一、“蔬笋气”、“酸馅气”的形成

二、“蔬笋气”、“酸馅气”的内涵与诗僧批评

第四章 诗文之道在于不染习气

第一节 文学批评中的“本色”与反“本色”

一、“本色”与古代文学批评

二、反“本色”批评现象

第二节 反“本色”批评与古代正统文学批评传统

一、士人批评立场

二、儒家心性论与以习气论诗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由于作家身份的限制,长期以来形成了固定的习气,这些习气影响着文学创作,使作家的文学活动带有明显的身份意识。在古代文学批评中,普遍存在着以作家群体的习气来批评单个作家创作的现象,这种批评角度将作家的身份意识与习气联系起来,看到习气对文学巨大作用,是批评家“以人论诗”的一个重要维度,是我们研究古代文学批评的一个独特视角。本文试图通过对闺秀、理学家和僧人三种群体的创作和批评进行分析,探究出身份意识,作家习气和古代文学批评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理论根源。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从闺秀、理学家和僧人三种群体为切入点的原因,分析了当前学术界对“以习气论诗”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研究此课题的意义和思路。第二部分从总体上分析了“以人论诗”的三个维度,说明古代批评家普遍存在着从作家的性情、人品和身份角度进行文学批评的现象,阐述了习气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密切联系。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闺秀、理学家和僧人三种群体进行个案分析,作为非职业的“边缘”作家,他们在创作中往往显现出强烈的身份特征,这些特质使得他们成为古代诗人中相对独立的三个阶层,其作品显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气象,古人通常称这些特征为“脂粉气”、“头巾气”、“蔬笋气”,也就是三种作家群体的习气,笔者对这三种习气进行细致地探讨,表明他们的身份意识、习气和古代文学批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第四部分是结合上文发现大多文学批评中普遍存在着否定“习气”的现象,本段对此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诗文之道在不染习气”产生的理论根源,找到“以习气论诗”的理论支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