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至民国闽赣边境商业交流与区域社会变迁——以茶叶贸易为中心的研究
【6h】

清至民国闽赣边境商业交流与区域社会变迁——以茶叶贸易为中心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近代区域史研究现状

(二)茶叶贸易问题的研究

(三)市镇经济问题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标: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闽赣边境区域环境与交通格局

一、闽赣边境区域格局与环境

(一)闽赣边境界定

二、区域交通与商路发展

(一)商道由来

(二)商路发展

第二章 清中期至民国时期闽赣边境茶叶贸易

一、 独口通商时期闽赣茶叶市场和贸易分析

(一)武夷茶运至广州的贸易路线

二、五口通商时期闽赣茶叶贸易分析

(一)、武夷岩茶走上海路线

(二)、武夷岩茶走福州港路线

第三章 茶叶贸易对市镇变迁的影响

一、闽赣传统商路的变化与市镇的衰落

(一)下梅——闽商与晋商的生意人情

(二)、桐木村——委屈的红茶原产地

(三)崇安——劳工、茶客与大儒的分水关

(四)铅山——河口码头吃八省

二、福州开埠与福建区域市场的变化

(一)茶叶贸易促进福州的发展

(二)福州茶市衰弱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等

展开▼

摘要

以明清时期的福建和江西两省为研究范围,以茶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明清时期福建和江西两省的茶叶贸易,循环路径和循环模式,市场和贸易,与全国和世界各地关系的一般性讨论,并分析了流通的特点和明清时期闽赣的茶叶贸易,并着重对茶叶贸易交流的作用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闽赣边境的影响。
  自古以来,福建产茶大省,有悠久的产茶历史。早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一书中就有对福建茶叶进行了相关的记载。明朝时期,福建所产的茶叶已经占到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自清朝以降,福建依然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主要产区除了闽北以外,闽南和闽东都有大量的种植,特别是鸦片战争后,茶叶成为出口的大宗。茶叶贸易促进了闽赣商路的繁荣,使得区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在五口通商后,闽赣边境的市镇走向衰退。
  本文试从茶叶贸易为切入点,以闽赣边境为区域,运用历史学等理论和方法,简要的概述近代以来闽赣边境商业交流与区域社会变迁。
  本文将从三个部分来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第二章当中介绍闽赣边境的地理区位和水陆格局,描述闽赣边境区域环境与交通格局。
  第二部分:本文第三章从茶叶贸易经济角度,论证茶叶贸易对闽赣边境市填和商品经济发展关系和影响。
  第三部分:在第四章当中,从贸易路线和区域视角的上升和下降的变化,来观察贸易路线和政治等因素的变化对福建和江西边境的衰落的影响。
  综合以上论述:对近代闽赣边境的商业交流与区域社会变迁的分析,针对当前国家海西建设提出几点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