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鄱阳湖血吸虫疫区农村产业结构特征研究——以余干县为例
【6h】

鄱阳湖血吸虫疫区农村产业结构特征研究——以余干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2 农村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

2.1 产业和产业分类

2.2 产业结构

2.3 农村产业结构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鄱阳湖区概况

3.2 余干县概况

4 余干县血吸虫疫区和农村产业结构现状

4.1 余干县血吸虫疫情

4.2 余干县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余干县血吸虫疫区与非疫区农村产业结构

5.1余干县血吸虫疫区农村产业结构

5.2 余干县非血吸虫疫区农村产业结构

5.3 余干县血吸虫疫区与非疫区农村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余干县各乡镇农业产业结构比较

6.1 余干县各乡镇广义农业产业结构

6.2 余干县各乡镇狭义农业产业结构

6.3 本章小结

6.4 余干县农村经济发展措施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2004年至2015年中共中央连续12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道路上,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将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作用。
  鄱阳湖区是个典型的“鱼米之乡”,作为重要的商品粮、淡水鱼、棉、麻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在江西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余干县处于鄱阳湖区的滨湖地带,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现为全省商品粮和水禽的提供和生产基地。受地形、气候、河流、水文以及鄱阳湖独特的水位季节性波动特征影响,包括余干县西北滨湖地区和中部平原地区在内的鄱阳湖滨湖地区大面积孳生草滩钉螺,而钉螺又是血吸虫最佳的寄主,因此余干县是鄱阳湖血吸虫疫区的典型区域,也是鄱阳湖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地区之一。余干县的农村产业结构受此影响明显具有血吸虫疫区的特点。
  为研究鄱阳湖血吸虫疫区余干县农村产业结构及其变化,本研究收集了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等机构有螺洲滩和血吸虫病的数据,余干县2007-2014年统计年鉴、相关专著以及各类期刊和论文的研究成果与数据。为了获得更多更详细的数据,笔者多次到余干县相关政府部门以及血吸虫疫区与非疫区典型区域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入户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本研究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血吸虫病相关指标将余干县划分为血吸虫疫区和非疫区,分别开展农村产业结构及其变化的研究,再运用相关比较分析法,比较血吸虫疫区和非疫区的农村产业结构的差异和演进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长期的发展,余干县农村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少问题。1)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播种结构不合理,血吸虫疫区和非疫区仍保持粮食作物占绝大部分比例,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播种比重很少的播种结构;2)血吸虫疫区和非疫区的农村农业产值结构都是渔业产值占比最大,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次之,但比重较大,而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占比很小;3)血吸虫疫区和非疫区农村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农村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落后;4)血吸虫疫区和非疫区农村劳动力流失现象严重,农民收入来源方式少,收入低。但随着余干县血吸虫病疫情防治取得一定成效,血吸虫疫区与非疫区的农村产业结构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两个区域的农村产业结构逐渐趋向一致。
  加速发展农业,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同时大力发展种植业产品、畜牧业产品和渔业产品等农产品加工业作为重点的农村工业;而且加快发展与农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关的农村服务业,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进第三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速度,从而有效解决农村经济的相关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