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pp媒介中的“圈子”传播现象研究
【6h】

App媒介中的“圈子”传播现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选题的研究意义

1.4 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架构

2 研究背景介绍

2.1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2.2 移动互联网的特征

2.3 全民App时代到来

3 “圈子”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

3.1 社会“圈子”到互联网“圈子”的发展历程

3.2 社会“圈子”与互联网的“圈子”传播特征分析

4 App“圈子”的形成及其传播现象描述

4.1 从开放到圈子:App时代下的“圈子”格局

4.2 社交型App圈子传播: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4.3 非典型社交型App圈子传播

4.4 App圈子传播

4.5 App圈子传播模式

5 App圈子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

5.1 App圈子形成的原因

5.2 App“圈子”社交对用户的影响

6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圈子”是中国社会特有现象。传统意义上的“圈子”是一个实体组织,在以血缘为依据的宗族圈子中,个体之间有具体的亲缘关系,成员与核心圈子的亲疏关系,直接影响其在“圈子”中的地位。圈子间成员地位不平等,导致成员无法广泛参与圈子活动。但随着互联网媒介技术的革新,特别是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的出现与App的开发,智能手机的普及给社交网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App应用里,人们通过网络“圈子”的形式用匿名身份平等地进行交流和互动,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传播想法。这里的网络“圈子”和社会中的“圈子”、Web2.0时代的“圈子”以及微信朋友圈的特征都不一样。App圈子打破时空限制,结构松散,成员间较陌生却能平等顺畅得交流身边发生的各种娱乐八卦、社会新闻等,信息传递精准,内容娱乐性强,是不同于以往圈子特征的一种新型圈子格局,即笔者提出的“糖葫芦”圈子传播模型。
  本文以移动时代为背景,App研发狂潮为前提,通过对App的个案分析和以往各种圈子特征的纵向对比,研究移动时代媒介平台中的网络“圈子”现象,分析出App媒介平台上的网络“圈子”的形态、成因和影响,并归纳出App圈子传播的模式特征,提出新型“圈子”格局,即“糖葫芦”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