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常态下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测度及影响研究
【6h】

新常态下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测度及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2 工业技术进步概念与测度方法

2.1 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

2.2 DEA分析法

2.3 技术进步的测度方法

2.4 本章小节

3 工业技术进步率的测度与分析

3.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3.2测度与分析

3.3 本章小节

4 工业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影响分析

4.1模型介绍

4.2 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

4.3回归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在新常态阶段,国际进出口贸易、生产能力、劳动力供给和资源约束等环境的趋势性变化与调整对我国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并给予了新的机遇。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2011年以后下行至7%-8%,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低至6.9%,在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新常态阶段,工业增长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工业技术进步是提高工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驱动力,因而推进工业增长的重中之重是提升工业技术水平。工业技术进步主要体现为:劳力密集型产业占比逐渐降低;企业管理技术水平提高;同等要素投入条件下的总产出提高;污染物排放量因工艺技术水平提升而减少,自然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和保护,空气污染有所缓解。
  本文利用我国在新常态时期,即2012年至2014年的工业数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我国26个省市工业技术进步水平,为充分反映工业技术进步的内涵,该模型投入变量包括了工业产业年平均用工人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本投入、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所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产出变量包括主营业务收入、每万吨废气污染物排放工业生产总值。测算结果表明,我国26个省市在新常态阶段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平均值为3.8%,平均技术进步为5.3%,相比1999年至2009年的平均技术进步值4.5%,提高了0.8%。除海南省的年均工业技术进步为-0.3%,其他25个省市年均技术进步值均为正,且年均工业技术进步最高的为北京市,高达13.9%,其次江苏省为10.6%。在测算我国各省市技术进步水平和分析其规律的基础上,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对数形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计工业技术进步对工业总产出的影响,并得到显著估计结果。估计模型自变量包括工业产业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及工业技术进步率,因变量为工业产出。估计结果表明,当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时,技术进步每提升1%工业产出将增加约0.35%;而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时,工业技术进步对工业产出影响更高,技术进步每提升1%工业产出增加约0.38%。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我国应适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密集型产业的依赖,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加大力度整合创新资源,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注重工业技术创新,并通过创新提升工业技术水平,依靠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