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计量分析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耕地-粮食耦合关系研究
【6h】

基于计量分析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耕地-粮食耦合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地理位置

2.2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2.3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4土地资源利用概况

2.5农业发展概况

第3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3.1研究方法

3.2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第4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耕地-人口时空动态分析

4.1粮食总产量、耕地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动态变化分析

4.2粮食总产量、耕地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空间动态分析

4.3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计量分析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耕地-人口耦合关系研究

5.1数据平稳性检验

5.2协整关系分析

5.3格兰杰因果检验

5.4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5.5脉冲响应函数

5.6方差分解

5.7本章小结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6.1加强耕地资源保护,保障农业生产

6.2稳定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6.3 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耕地资源急剧减少,由此引发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对人口—耕地—粮食三者耦合关系的研究可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基于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粮食总产量、耕地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在分析三者的动态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中常用的计量分析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粮食总产量、耕地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来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粮食安全状况。主要结论如下:
  (1)研究期间,粮食总产量随时间变化表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前期变化幅度较大,2004年以后维持稳定增长;耕地资源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变化趋势,在1992-2003年,耕地数量处于缓慢下降的过程,2003-2013年的耕地资源数量逐渐增加,总体变化幅度较小;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的随时间变化而逐渐增长,增长速度较缓,变化幅度是三者中最小的。粮食总产量、耕地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在空间格局变化上的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粮食、耕地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丰城市至鄱阳县及沿线县市,粮食总产量、耕地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自这条沿线向西北和东南部逐渐减少,三者在西北部的分布都是最低的。三是从重心移动来看,粮食总产量、耕地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在区域内的重心是向东部县市移动,说明东部县市的粮食总产量、耕地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在区域内的比重逐渐增大。
  (2)本文通过计量分析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992年至2013年的粮食总产量、耕地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三个变量的原序列直接进行平稳性检验,得到的结果证明都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变量;必须对其进行差分再检验,差分的序列通过了平稳性检验,证明三者是同阶单整的,说明三个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是有可能存在着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对三变量进行 JJ协整检验,得出粮食总产量、耕地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之间是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然后对三者进行Granger(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1992年至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人口数量变化是耕地资源数量和粮食总产量变化的Granger原因,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也是粮食总产量变化的Granger原因。为了定量的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预测,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人口数量对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影响大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对粮食总产量的冲击影响,但是随时间的变化,耕地资源对粮食总产量的冲击作用会逐渐减弱;人口数量的变化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产生负向冲击影响。
  (3)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耕地-粮食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为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粮食安全、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数量质量并重;稳定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