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家庭结构视角的鄱阳湖区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以永修县为例
【6h】

基于家庭结构视角的鄱阳湖区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以永修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相关概念的阐述

1.4 可持续生计研究回顾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农户可持续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调查问卷设计与收集

2.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 被调查农户基本情况分析

3.1 被调查农户生计资本状况

3.2 被调查农户生计策略分析

4基于家庭结构视角的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

4.1 研究区域的概况

4.2 农户脆弱性背景分析

4.3 数据来源与方法

4.4农户家庭结构分类

4.5不同家庭结构农户生计资本结果分析

4.6不同家庭结构农户可持续生计策略分析

4.7不同家庭结构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策略的影响分析

5 结语

5.1结论

5.2政策建议

5.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鄱阳湖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生产基地。湖区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湖区农业和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湖区农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增强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和提高生计的可持续性是湖区农户应对自然灾害,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江西省永修县为研究案例,通过抽取755户农户进行入户调查,采用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农户的生产生活资料,基于DFID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及该县地域特征和农户特征,建立了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定量描述了永修县农户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等情况。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进而计算出湖区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资本总指数。引入家庭结构视角将农户分为5种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农户,在全面分析农户脆弱性背景下,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可持续生计资本水平和生计策略的差异,并探讨家庭结构及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1)永修县农户脆弱性较高,主要表现在:一农业生产条件总体上较差;二永修县的水旱灾害频发,受灾人口多,受灾面积广,经济损失大,水旱灾害严重区域集中于中、东部平原地区。
  (2)在742(有效问卷)户农户中,生计资本总指数≥0.3且<0.5的农户占总户数55.12%;≥0.5的农户占总户数6.87%,≥0.1且<0.3的农户占总户数36.93%,<0.1农户只占比1.08%。总体上看,永修县农户生计资本处于偏低水平。
  (3)五种家庭结构农户的生计资本总指数平均水平较低,内部差距较大,其中最高水平0.36为H3类农户,最低水平0.16为H5类农户,将5种不同家庭结构类型农户的户均生计资本总指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H3>H2>H4>H1>H5。
  (4)绝大部分农户家庭收入的最大来源均为外出打工获取的收入,所占比重从大到小依次为H4>H3>H2>H1,农业收入所占比重从大到小依次为H1>H5>H2>H3>H4,做生意收入所占比重从大到小依次为H5>H4>H3>H2>H1,H5类家庭转移性收入和政策收入比重最高。
  (5)家庭结构与农户不同生计收入来源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2、H3、H4类家庭结构对家庭总收入具有显著正向作用,H1类和H5类具有显著负向作用;H1、H2家庭结构对农业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H3、H4对农业收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H2类、H3类和H4类家庭结构对外出务工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结构H1和H5对做生意收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6)为了提高农户的生计水平,应该拓展农户的生计策略、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强技能培训、开展本地非农活动、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