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研究
【6h】

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2乡村治理的概念界定

1.3学术史回顾与创新之处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2 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的背景和基础

2.1中央苏区的治理环境

2.2中央苏区时期的时代背景

2.3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的理论依据

2.4中国共产党立足赣南闽西的实践基础

3中央苏区乡村治理要素

3.1多元治理主体的乡村治理结构

3.2多方共赢的乡村治理机制

3.3多样化的乡村治理方式

4 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的政策与实践

4.1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的政策

4.2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的实践

5 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的成效与不足

5.1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的成效

5.2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的不足

5.3中央苏区乡村治理不足的原因分析

6 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6.1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的历史经验

6.2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的教训

6.3中央苏区乡村治理对当今政权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现实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乡村治理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是精准扶贫落实与脱贫的重要区域,也是国家治理能力提高的重要支撑。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将关注点聚焦于乡村治理,在乡村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中央苏区乡村治理时代背景、区域环境下治理政策与实施情况,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中央苏区乡村治理在共产党、基层政府及各类群众团体共同参与下,推动了乡村内土地革命斗争、乡村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与社会新风俗的确立。因共产国际指示错误、共产党自身不成熟、农民固有旧观念的阻挠与“围剿”战争的残酷性,乡村治理过程中出现了苏维埃政府执行力缺乏:治理乡村最基本的职能结构的缺乏;苏维埃政府不能满足人民生产发展需要的目标;党的主要领导犯“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直接影响到苏维埃政府的工作。治理后期,乡村生活必需品缺乏和服务缺位。
  中央苏区乡村治理为为探索未来中国乡村治理走向,特别是为在社会农村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理顺国家(政府)治权、乡村精英和农民关系的政策提供经验教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