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性财政政策下增值税转型与时机选择
【6h】

中性财政政策下增值税转型与时机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0.导论

1.增值税转型的基本理论

2.增值税转型的背景与效率损失

3.增值税转型所承担的财政显性成本

4.增值税转型中的重点征税范围

5.增值税转型的时机与现实选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由于我国在1994年税收改革中开征的增值税是生产型增值税,既对固定资产形成的税款不予抵扣。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在三种增值税类型中,生产型增值税有着宽税基特点,因而对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为国家启动积极财政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1998年以增加公共支出的方式刺激社会总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我国经济自1992年开始面临着固定投资造成的通货膨胀风险,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21.7%。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中国经济采取了双“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推出生产型增值税也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但是在理论上生产型增值税确是有违增值税中性税收的含义,存在重复课税,抑制经济增长的因素。同时在实践上阻碍了高科技企业和对固定资产依赖程度比较高的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扭曲产业发展轨迹,使得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因此,生产型增值税转型迫在眉睫。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增值税转型指导方向,即由生产型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固定资产形成的税收予以抵扣。 但是由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税基变窄,按照现行税率必然面临着财政收入的锐减。如果相应提高税率又会面临税收负担的加重,同时作为流转税的个税,还要面临累退的风险。而我国经济发展对于财政收入的依赖程度仍然比较高,如何确定转型财政负担,如何使得增值税转型不造成效率损失将是转型的关键。本论文就是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切入,同时通过成本收益方法、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增值税转型推出的时机和条件。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 导论部分,主要讨论增值税的内涵和转型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介绍研究独特之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主要介绍增值税转型的基本理论。包括增值税的特点、分类和超额负担基本理论。 第二章主要是对增值税转型宏观大势和效率损失的分析。特别是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增值税的优缺点做了详尽的分析。 第三章对增值税转型方案中较为可行的存量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定量分析,以匡算出转型方案对财政收入的直接影响。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国际上增值税关于征税范围一些做法,在效率基础上,分析国内应如何进行增值税征税范围的调整。 第五章分析应当怎样系统看待增值税转型问题,增值税转型时机在哪,并给出了可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