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原因与对策研究
【6h】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原因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国内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4本文创新与不足

2.通货膨胀基本理论概述

2.1通货膨胀的定义

2.2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

2.3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理论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的历史回顾

3.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前四次通货膨胀

3.2前四次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4.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特点与成因

4.1本轮通货膨胀的特点

4.2本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4.2.1 国内因素

4.2.2 国际因素

5.本轮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

5.1 样本数据的选取

5.2样本数据的季节调整

5.3平稳性检验

5.4协整检验

5.5 Granger因果检验

5.6 向量自相关模型(VAR)分析

5.6.1模型构建

5.6.2脉冲响应分析

5.6.3方差分解分析

5.7 结论

6.治理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现行措施及对策建议

6.1 我国已出台的治理本轮通货膨胀的措施

6.2治理本轮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往往都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通货膨胀率的决定也便成为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既处于经济起飞的初始阶段,同时又处于体制变革的转轨时期,诸多因素的变化相互交织,使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客观透彻分析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对于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我国自建国以来曾经发生过四次大幅度的物价上涨阶段,政府采取的对策包括紧缩银根、冻结工资、停止项目建设等“硬着陆”措施,虽然物价压下去,但是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物价水平也在不断上升。特别是从2006年末开始,CPI出现了明显的过快上涨势头。到2007年3月已跨越3%的警戒线,7月超过5%,8月至12月一直保持在6%以上。进入2008年,上涨势头更为迅猛,加上自然灾害的因素,第一季度CPI平均为8%。可见,新一阶段的通货膨胀已经显现。通货膨胀问题再次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物价持续上涨所引发的通货膨胀进行定性分析,并运用现代计量经济方法对通货膨胀进行实证研究,找出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因素,以及各因素对通货膨胀变动的贡献度,从而寻求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来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方法上和具体结论上的创新。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在理论及实证方面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相互支持,相互印证。这在目前国内关于此次通货膨胀成因研究中尚属创新。并且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在此次影响通货膨胀的众多因素中,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国际食品价格是主要因素,而流动性过剩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则很有限,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国内的物价影响不明显。因此在对策建议上,我把重点放在保证国内农产品供给和防范输入性因素的影响上。 文章第二章概述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通货膨胀的基本理论:包括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和治理对策理论;第三章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通货膨胀,并对其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通过比较,对此次通货膨胀的特点和成因进行定性分析,国内因素主要从农产品价格和流动性两方面考虑,国际因素主要从国际原油价格和国际粮食价格两方面考虑;并通过列举学术界对于此次通货膨胀特点的各种观点,从而提出笔者的观点:此次通货膨胀属于结构性通货膨胀;第五章对通货膨胀的各成因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来证明笔者关于通货膨胀的观点。首先对通货膨胀以及各因素的平稳性检验,然后利用协整理论来检验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它们存在协整的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分析它们之间因果关系的方向,并用VAR模型对通货膨胀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找出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因素,以及各因素对通货膨胀变动的贡献度。这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最后一章根据以上的计量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和对策。

著录项

  • 作者

    李静雯;

  •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
  • 学科 金融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吕江林;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通货膨胀;
  • 关键词

    通货膨胀; CPI; 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