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西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研究
【6h】

江西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的争议

1.2.2 关于统筹城乡低保一体化路径综述

1.2.3 统筹城乡低保制度综述

1.2.4 关于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强调政府责任问题综述

1.2.5 国外有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2.理论基础

2.1 社会救助理论

2.2 福利经济学理论

2.2.1 平等与效率原则

2.2.2 平等与效率的替代关系

2.2.3 平等与效率的协调模式

3.江西城乡低保制度实施现状

3.1 我国城乡低保制度实施概况

3.2 江西省城乡低保制度的现状

3.2.1 江西省城乡低保总体情况

3.2.2 基本做法

4.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内涵与经验借鉴

4.1 城乡一体化内涵

4.2 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的内涵

4.3 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经验借鉴

4.3.1 国外城乡低保制度

4.3.2 国外统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对我国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的启示

4.3.3 省外城乡低保制度

5.江西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路径

5.1 江西省城乡低保一体化的必要性、可行性

5.1.1 江西省城乡低保一体化的必要性

5.1.2 江西省推行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

5.2 江西省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5.2.1 江西省城乡低保法制建设有待加强

5.2.2 补助标准较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相差较大

5.2.3 城乡低保资金筹资渠道单一

5.2.4 有的地方低保政策执行有偏差

5.2.5 基层工作力量薄弱,低保专业化队伍还需加强

5.2.6 江西省城乡低保与激励就业缺乏关联性

5.3 江西省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路径

5.3.1 制度设计

5.3.2 实施路径

5.3.3 保障与配套措施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江西城乡低保制度建设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基本生存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是弘扬现代文明的具体体现。加强江西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建设,实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乡_体化对于更好的发挥制度的保障功能,促进江西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位赶超、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概述了国内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的现状,陈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的核心内容,社会救助制度体现社会公平和平等的理念,本文通过社会救助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分析,引出江西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首先陈述了我国城乡低保的实施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江西省城乡低保制度建设状况及其差异。最后总结了我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总体情况和基本做法。
   第四部分:界定了城乡一体化和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内涵,总结了国内外城乡低保经验,国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对我省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的启示。一是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是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低保线的标准要科学合理、必须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三是健全的法制建设是实现低保制度规范化的支撑条件;四是政府是第一责任人,是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的政治保障。
   第五部分:江西省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路径。2015年实现江西省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制度设计路径是城乡割据→城乡融合→基本统一。第一步,主要任务是用2-3年的时间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制定并推行切合江西省情的社会救助条例,做到应保尽保,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做到有差别的统一;第二步,争取2-3年逐步实现江西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乡低保覆盖各市县所有乡镇,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和地区之间救助标准、对象、待遇、方式的统一,同时逐步提高救助水平,实现对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新农合,医疗,教育等多元化的社会救助体系,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成城乡一体化的综合性的社会救助制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