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引入智能化养老的初探
【6h】

农村引入智能化养老的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2 核心概念界定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

3.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3.2农村老龄化与城市老龄化的比较

3.3 我国农村人口的养老概况

3.4 传统养老模式遭遇的挑战

3.5 智能化养老的出现:农村养老的新选择

4. 国内外智能化养老的经验与借鉴

4.1 国外智能化养老模式

4.2 国内智能化养老案例

4.3 智能化养老的基本要求

4.4 智能化养老的启示

5. 推进农村引入智能化养老模式的几点思考

5.1 智能化技术在农村传播与扩散

5.2 可能性与可行性

5.3 引入智能化养老的若干建议

6.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1950年后,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步入并经历着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其必须要面对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国家养老模式逐渐兴起。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养老模式作为一种刚性福利,承担着巨大的财政压力,诸多国家和地区才是探索新的养老模式。中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同样也面临着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养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自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转型,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一系列影响和谐社会的问题也接踵而来,人口老龄化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人口的变动发展具有长期、缓慢和很强的积累效应,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长寿化与生育率下降导致年龄结构老化,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正不断挑战我国现有的社会结构,进一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秩序。目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养老问题该运用何种有效的养老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人口老龄化引发诸多的农村养老问题:诸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及学术界的关注点。传统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去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成为当今政府以及社会群体关注的一个新的课题。
  本文以人口老龄化为大的研究背景,以需求层次理论为支撑点,借鉴国内外养老模式的经验,指出农村引入智能化养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当前农村实行智能化养老存在诸多困难,如财政支持不足、专业人才较少,但智能化养老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借鉴点与出发点。本文分析了智能化养老在农村实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实施智能化养老的基本条件,给出智能化养老的实践路径,为以后全面实施智能化养老提供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