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庭农场的供需行为分析——以南昌市为例
【6h】

家庭农场的供需行为分析——以南昌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2. 调研方案

2.1 调查对象、抽样方式及样本量

2.2 问卷指标体系

2.3 信度分析

3. 家庭农场供给行为分析

3.1 农户基本情况

3.2 南昌市家庭农场现状及其潜在供给情况

3.3 供给行为深度分析

3.4 家庭农场供给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5 农民类型划分

4. 家庭农场需求行为分析

4.1 消费者基本情况

4.2 基础分析及潜在分析

4.3 需求行为深度分析

4.4 家庭农场需求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4.5 消费类型划分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与建议

5.3 论文的不足之处

附录1 调研问卷

附录1.1 家庭农场的供给行为分析

附录1.2 家庭农场的需求行为分析

附录2 问卷数据汇总

附录2.1 家庭农场供给行为数据汇总

附录2.2 家庭农场需求行为数据汇总

附录3 家庭农场供需行为分值量化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多年来,虽然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民生问题却越来越凸显。“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之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均有提及。透过中央文件对“家庭农场”的鼓励和支持态度,我们追寻到了一条关于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径。
  因此,本文以江西省南昌市为研究区域,制定农民、消费者两份问卷体系,从供给、需求两方面综合探究南昌市家庭农场具体情况。供给行为以南昌四县农民为研究对象,需求行为以南昌市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皆从受访者基本情况入手,依次对供需行为进行基础分析、潜在分析、深度分析及影响因素全面分析,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对应分析法对农民类型、消费类型进行划分。
  研究发现,供给方面,生产力水平因子(人才技术、机械设备、劳动力)、社会影响水平因子(市场需求、宣传力度、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因子(产品产率品质、产业化程度、投资总额、销售渠道)对家庭农场影响很大,南昌四县农民多属于效益型农民,比较看重农副产品产率和品质、产业化程度、投资总额、销售渠道等实际因素。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南昌四县在生产力水平因子(人才技术、机械设备、劳动力)方面略有不足,且看重生产力水平因子的农民(务实型农民)农作年限多为20年以上,这将对家庭农场的供给情况造成一定影响。
  需求方面,服务因子(产品购买方便、交通便利、产品运输及时)、娱乐因子(娱乐性强、休闲服务质量、休闲服务环境)、质量因子(农副产品品质、市场监管性、生态环境)对家庭农场影响很大,南昌市大部分消费者类型属于娱乐型消费,比较看重娱乐性、休闲服务质量、休闲服务环境等因素;也有很多消费者属于服务型消费,比较看重购买方便、交通便利、产品运输及时等因素;消费类型总体均值位于健康型消费水平,全面需求情况良好。
  供需结合来看,家庭农场的供需潜在情况都较为良好,家庭农场虽然土地流转存在不足之处,但具备了一定基础条件(机械化水平、潜在机械化水平),相比较来看,家庭农场基础需求情况却较差,基础分析供过于求;深度分析,供需行为近似平衡;全面分析,供不应求,供给行为存在一定不足之处。
  基于调研数据及分析结论,本文从供给、需求两个角度对政府、农民、消费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政府方面,建议政府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全土地服务市场,确保规模经营;从技术、资金、农机、社保、宣传等多方面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并鼓励高学历人才投身现代农业,给予一定创业经费支持。农民方面,建议农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对科技的重视与投入;注重家庭农场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各类服务的便利性。消费者方面,建议消费者加强对家庭农场的了解与关注;并亲身体验家庭农场的产品和服务,为农场提供意见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