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探究——以X市政府为例
【6h】

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探究——以X市政府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内容的研究

1.2.2 关于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法律制度的研究

1.2.3 关于西方国家预算收支审计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本文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2 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的理论概述

2.1 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的基本概念

2.1.1 公共财政预算

2.1.2 预算收入审计

2.1.3 预算支出审计

2.2 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制度

2.2.1 预算制度

2.2.2 审计制度

2.3 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工作程序

2.3.1 规范的审计工作程序

2.3.2 X市审计局的审计工作程序

2.4 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的理论基础

2.4.1 受托责任理论

2.4.2 国家治理理论

2.4.3 新公共管理理论

3 X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情况分析

3.1 X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现状

3.1.1 X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概况

3.1.2 X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过程

3.1.3 X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结果

3.2 X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中的主要问题

3.2.1 审计内容不全面,审计重点不突出

3.2.2 审计行为不规范

3.2.3 审计工作效率低

3.2.4 审计人员工作态度消极

3.2.5 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处理不到位

3.3 X市本级现行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审计目标不明确,内涵不丰富

3.3.2 内控执行不到位

3.3.3 审计工作方法滞后

3.3.4 审计人员知识储备差、责任心不强

3.3.5 问责渠道不畅通

4 完善X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的对策

4.1 拓展审计的广度,延伸审计的深度

4.1.1 实现审计“全覆盖”

4.1.2 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审计

4.1.3 推行预算编制审计,让审计关口前移

4.2 规范审计程序,实施全过程控制

4.2.1 事前:开展调查摸底

4.2.2 事中:做好三级复核

4.2.3 事后:坚持质量控制

4.3 丰富审计工作方法,提高审计管理水平

4.3.1 推行计算机审计,加强分析研判

4.3.2 严格执行审计计划和方案

4.3.3 强化审计结果公开

4.4 加强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

4.4.1 牢固树立法治意识

4.4.2 切实提高职业能力

4.4.3 创新审计理念思维

4.5 加快审计体制改革

4.5.1 追本溯源,探索分析现有审计体制

4.5.2 立足国情,建立符合实际的审计体制

4.5.3 “内外兼修”,保障对审计工作的监督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近些年,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地方财政增收乏力,而人员经费、社保基金等刚性支出不断增长,地方财政负担沉重,部分市县已经出现巨大资金缺口。怎样管好政府的钱袋子?怎样开源节流,把政府的钱都花在刀刃上?国家审计要发挥积极作用。国家审计是监督我国财政经济秩序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自1983年审计署成立,1984年《审计法》颁布,国家审计已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从国家审计署到地方审计局,审计机构基本健全;从《审计法》到《国家审计准则》,再到各类审计法规文件,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并不断修改完善。国家对审计越来越重视,审计执法力度逐年加大,国家审计在财政经济领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预算是财政的基础,也是财政的核心。而公共财政预算作为政府最基础、最根本的预算,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的审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国家审计具有独立性强、强制性大、权威性高、综合性广的特征,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的审计本应发挥巨大作用,但是鉴于我国的政治环境,行政型审计模式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地方官员的政绩考评也导致财政部门发生舞弊行为;政府部门法制观念淡薄、法律让位于权利现象仍然存在;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不严密、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审计人员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综合素质不高;审计方法、技术落后……以上种种情况均增加了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的难度和风险,监督的效果不理想。
  本文首先介绍公共财政预算、预算收支审计等基本概念,预算制度、审计制度的基本情况,以及规范的审计程序,并用图表展示X市审计局的审计工作程序。从受托责任、国家治理和新公共管理等三个理论基础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国家、社会公众四者之间的委托、管理、服务等关系。引用具体的财政收支数据介绍X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概况,包括收入、支出的安排情况,和收入、支出的实际完成情况。简要描述X市审计局对X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进行审计的过程步骤,列明审计的结果,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基于X市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的现状,本文从五个方面解读X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一是审计内容不全面、审计重点不突出;二是审计行为不规范;三是审计工作效率低;四是审计人员工作态度消极;五是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处理不到位。然后探讨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审计目标不明确、内涵不丰富;二是内控执行不到位;三是审计工作方法滞后;四是审计人员知识储备差、责任心不强;五是问责渠道不畅通。
  在X市本级的基础上,同时也立足于我国政府审计的整体情况,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的对策和建议:一是拓展审计的广度,延伸审计的深度;二是规范审计程序,实施全过程控制;三是丰富审计工作方法,提高审计管理水平;四是加强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五是加快审计体制改革。
  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通过对X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审计的全面分析,一方面为审计机关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出意见;另一方面为财政机关加强内部控制,改善预算编制水平,提高预算收入和支出的真实性、合规性、效益性提供建议。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一定程度上能丰富关于公共财政预算审计的理论研究,促使财政审计达到评价财政预算总体情况,规范财政内部管理的目标,帮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也为揭露贪腐问题,促进体制改革谏真言、献良策,使财政预算审计能够积极发挥对国民经济的警示监督作用,提高国家治理绩效,保障人民公共利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