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相关制度构建
【6h】

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相关制度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相关概念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内涵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三权分置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内涵

二、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规定与政策变革

(二)《土地承包经营法》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三)《物权法》的相关规定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政策变革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相关实践——以江西地区为例

(一)安义模式——龙头公司主导型

(二)广丰马家柚模式——股权型

(三)金溪模式——政府主导型

(一)德国土地融资制度

(二)美国土地融资制度

(三)台湾地区土地融资制度

(四)启示和借鉴意义

1、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融资模式

2、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3、政府的政策支持

4、构建农村金融体系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制度构建

(一)法律制度的构建

1、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监督制度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3、健全纠纷解决机制

4、确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制度

5、完善登记制度

(二)配套制度的构建

1、建立流转市场

2、完善我国土地价值评估体系

3、我国应弱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限制

4、发展我国农村土地金融的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当前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国家在工业、科技事业上的发展更是有了质的飞跃。然而,农村农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一直制约着中国由一个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化。近年来,中央强调了这个方面,在各方民众的支持下,一定要处理好三个核心问题,所以就发布了一些规定,要彻底的告别“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业发展的关键无非两点,一是农业资金的投入,二是农村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利用。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而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抵押贷款的试点改革也全面展开。然而,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土地抵押贷款融资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制度。基于以往的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和中国现状,实际上再吸取国外研究经验,分析中国目前的土地抵押融资问题制度,并按照目前的原则,结合土地抵押融资创新,为农村土地抵押融资制度创新提出了相关制度构想。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相关概念;第二部分,对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融资实施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的变革予以评述;第三部分,分析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的试点现状,并且探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实施中遭遇的困境和问题;第四部分,结合外国和台湾地区的农村土地按揭融资实践,笔者在美国,德国,台湾地区的这一部分作为对照和中国加入了一些介绍,具体的就是一些在实际里面的做法,希望可以为咱们国家的抵押主要是关于农村土地方面的一些问题提供一点借鉴;第五部分提出了农村土地承包履行法定制度等抵押融资权的措施,确认了农村土地抵押制度的合同管理;完善中国土地登记制度的承包权;完善承包土地流转监督机制;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中国农村土地纠纷解决机制;建立中国市场土地流转合同经营权支持体系;制度上要搞好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很是重要,另一个就是要提高一下评估体系的时评能力,当然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上的一个价值,最后一个就是一个流通模式要谨慎的完善,这个很重要,是关键,要做好强化,为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