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真相时代下反转新闻现象研究
【6h】

后真相时代下反转新闻现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实践意义

1.2.2学术价值

1.3研究现状

1.3.1有关“后真相”的研究

1.3.2关于“反转新闻”的研究

1.4相关概念界定

1.4.1“后真相”的定义

1.4.2“反转新闻”的内涵

1.4.3“反转新闻”相关概念的区别

1.5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难点

1.5.1研究方法

1.5.2创新之处

1.5.3难点

第2章后真相时代下的媒介生态环境变化

2.1传者(Who)——“把关人”职能开始弱化

2.2信息(Says what)——新闻事实陈述偏向主观

2.3媒介(In which channel)——社群化传播左右个体思维

2.4受众(To whom)——受众感性化的表达

2.5效果(With what effect)——回声室导致信息茧房

第3章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类型

3.1话题属性分类

3.1.1二元对立冲突型

3.1.2社会道德素质型

3.1.3社会热点事件型

3.2报道性质分类

3.2.1策划谎言型

3.2.2信息模糊型

3.3反转次数分类

3.3.1一次反转型

3.3.2多次反转型

3.4反转主体分类

3.4.1媒体主导型

3.4.2政府介入型

3.4.3受众参与型

第4章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特征及成因

4.1反转新闻的特征

4.1.1刻板印象下的“标签化”

4.1.2娱乐狂欢下的“热点性”

4.1.3传播过程中的“多次循环性”

4.1.4传播方式的“片面化”

4.1.5事实真相的“戏剧性”

4.2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成因

4.2.1媒体职业素养的缺失

4.2.2受众是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体

第5章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正负效应

5.1正面效应

5.1.1倒逼事实真相

5.1.2提高受众认识

5.1.3揭露社会深层问题

5.1.4为当前的新闻报道提供好的借鉴

5.2负面效应

5.2.1消耗媒体公信力和媒体公共资源

5.2.2滋生网络暴力,过度消费事件

5.2.3扭曲社会风气,耗费社会公共资源

第6章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现象负效应的规避策略

6.1媒介层面:坚持新闻专业化,重塑媒体公信力

6.1.1主流媒体及早发声,引导舆论

6.1.2全媒体联动,加速事实呈现

6.1.3坚持“真实性”报道原则

6.2受众层面:提高受众媒介素养,培养理性受众

6.2.1提高受众媒介素养,理性看待标签人物

6.2.2加强信息生产和消费的责任和理性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郭佳瑶;

  •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
  • 学科 新闻与传播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庆胜;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时代; 新闻;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55:56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