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校长演讲对比研究
【6h】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校长演讲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Acknowledgments

致谢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Contents

目录

List of Figures

List of Tables

List of Abbreviations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2 Literature Review

2.1 An Introduction to Speech

2.2 An Introduction to President’s Commencement Address

2.3 Previous Studies on Speeches and Commencement Addresses

2.4 Previous Studies on Functional Grammar

2.5 Comments on Previous Studies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3.2 Theories on GSP

3.3 Theories on Three Meta-functions

3.4 The Framework for the Present Study

4 Research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Data Collection

4.3 Research Method and Research Instrument

5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5.1 Comparison of Structure Elements in CPCA and APCA

5.2 Comparison of Three Meta-functions in CPCA and APCA

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Implications and Significance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参考文献

Appendix:Sources of Presidents’ Commencement Addresses from Chinese and American Universities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作为毕业生走出校门的最后一课和走进社会的第一课,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对毕业生总结四年学习经验,、勇于走进社会担负责任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但在语言学界,有关中美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演讲的专门研究还很少见。本文尝试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对比研究中美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词,以发现双方在语言功能使用上的异同。
  本文选取中美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各10篇为研究语料,以GSP和三大语言元功能为理论框架,首先对比分析其中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总结校长演讲词语类的语篇结构及其差异。之后对比研究中美大学校长如何通过及物性、语气和情态系统以及主位推进模式发挥其语言功能,从而影响毕业生,鼓励他们走向社会担负责任。
  研究发现,中美校长演讲词都有“陈述主题”、“提出建议”、“号召行动”和“表达祝福”四个成分,但所有中方校长都采用“称呼”和“祝贺毕业”成分展现自身的演讲礼仪,而鲜有美国校长采用此两个成分,这说明美方校长演讲相对随意自由。在可选成分上,中国校长乐于谈论大学生活和学校情况来拉近与毕业生的心理距离,而美方校长倾向引用名人故事等客观事实鼓励毕业生自我提升,为社会做贡献。
  中美校长皆主要采用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表达概念和思想,但相对来说,中方校长更倾向采用心理过程从而拉近彼此心理距离,而美方校长更倾向使用关系过程,注重客观表达。在语气上,双方都更多选择陈述性语气,、第一人称代词和现在时态向毕业生传达信息。但同时,美国校长比中国校长更多采用第三人称代词和过去时态,这正与美国校长多谈论他人故事达到劝诫和鼓励目的相符。在情态上,双方意态表达都多于情态,情态取向多是隐性客观,情态动词多为中低值。但中国校长比美国校长更多采用高值情态动词实现其自身权威,以便有力地影响毕业生。最后,中美双方都主要利用平行主位推进模式实现演讲词的连贯性、逻辑性和易懂性。
  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中美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中美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意识,同时该研究对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