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临汾地区构造裂隙发育规律及对煤层气成藏的影响
【6h】

临汾地区构造裂隙发育规律及对煤层气成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1绪论

1.1选题目的及意义(Purpose and Foundation of the Subject)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Research Approach and Technological Process)

1.4论文工作量(Workshop)

2区域地质概况

2.1区域地理位置(Geographical Location)

2.2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Regional Tectonic Background and the evolution)

2.3含煤地层(Statum and Coal)

2.4小结(Summary)

3构造特征及应力场演化

3.1主要构造解析(Analysis of Main Structure)

3.2构造应力场演化分析(Evolution and analysis of Tectonic Stress Field)

3.3小结(Summary)

4裂隙发育规律及其构造控制

4.1 宏观裂隙发育规律( The Development of Macroscopic Fracture)

4.2 微观裂隙的发育规律(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cosmic Fracture )

4.3裂隙发育的构造控制(The Structural Control of the Fracture Development)

4.4小结(Summary)

5裂隙发育规律对煤层气成藏的影响

5.1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地质特征(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lbed Gas Enrichment Reservoir Formation)

5.2裂隙发育对煤层气成藏的影响(The Effect of the the Law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on the Coalbed Gas Reservoir Forming)

5.3小结(Summary)

6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临汾地区地处鄂尔多斯东南缘,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该区整体构造相对简单,表现为向 NW倾斜的单斜构造,但是构造演化较为复杂,主要经历了三期构造运动,其中燕山期构造运动奠定了本区的主要构造格架。受构造作用的控制,该区构造裂隙比较发育,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构造作用控制下形成的构造裂隙对煤层气成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参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细致的野外地质考察和室内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构造特征和构造应力场演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了临汾地区构造裂隙的发育规律,结合该区煤层气成藏的地质条件,探讨了临汾地区构造裂隙发育对煤层气成藏的影响。得出了如下主要认识:
  (1)结合该研究区内断裂、褶皱构造的发育特征及其力学性质、形成机制的分析和其组合形态的研究,将该研究区划分为三大构造分区:紫荆山-马头山断裂带、古驿-窑渠断褶带和西倾单斜缓和带。
  (2)研究区节理构造十分发育,以高角度和垂直节理为主,56°和140°走向节理为该区的优势节理。节理发育线密度受构造、岩性和岩层厚度综合影响,本区10-30cm砂岩节理线密度等值线和优势节理等值线的展布方向大致平行于主要构造迹线的延伸方向,体现了构造的控制作用。研究区岩层中的微观裂隙不发育且大都被充填,煤层中的裂隙比较复杂,其分维等值线的展布方向大致平行于主要构造迹线的延伸方向。
  (3)结合以上研究成果和该研究区煤层气成藏的地质条件,主要从煤储层渗透性和含气性两个方面分析构造裂隙发育规律对煤层气成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今构造应力场作用下,56°优势裂隙的发育区、宏观、微观裂隙的较发育区更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成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