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济周期、行业景气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
【6h】

经济周期、行业景气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Research Background)

1.2研究意义(Research Significance)

1.3相关概念界定(Related Concepts Definition)

1.4 拟重点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Questions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

1.5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and Route)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现状(Prior Research of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2.2 经济周期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现状( Prior Research of Business Cycle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2.3 行业景气度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现状(Prior Research of Industry Prosperity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2.4小结(Summary)

3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3.1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

3.2契约理论(Contract Theory)

3.3信息不对称理论(Theory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3.4研究假设(Hypothesis)

4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计量

4.1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计量模型(Model for the Measure of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4.2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Data Description)

4.3模型计量结果(Empirical Results)

4.4小结(Summary)

5 经济周期和行业景气度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检验

5.1变量选择和模型构建(Variable Settings and Model)

5.2描述性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

5.3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s)

5.4回归结果分析(Empirical Results of the Regression Model )

5.5稳健性检验(Robustness Test)

5.6小结(Summary)

6结论与政策建议

6.1研究结论(Conclusions)

6.2政策建议(Suggestions)

6.3主要创新点(Innovations)

6.4未来研究方向(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日益完善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应计盈余管理的利用空间越来越小,企业更加趋向于通过操纵真实活动来进行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由于具有难以识别性而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们的关注。在我国,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术界对真实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但大部分的研究却只停留在微观层面,即仅对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而忽视了宏观经济变化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那么,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宏观经济周期是否会影响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在行业景气轮动过程中,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是否会发生变化,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揭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为证券市场监管提供参考,促使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首先从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经济周期和不同行业景气程度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为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以2002-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 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经济周期和行业景气度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周期和行业景气度都会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产生显著的影响。与宏观经济扩张期相比,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在宏观经济收缩期时更大。与行业景气度较低时相比,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在行业景气度较高时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景气度会加强经济周期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同时,经济周期也会促进行业景气度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
  最后,本文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特殊的制度背景,从市场监管者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控以及信息披露水平和加强真实盈余管理对财务指标影响的评估水平的建议。为盈余管理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丰富了我国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研究,对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