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阶煤显微煤岩组分的粉碎解离特性及浮选试验研究
【6h】

低阶煤显微煤岩组分的粉碎解离特性及浮选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课题来源(Subject Origin)

1.2研究背景及意义(Backgroundand Significance)

1.3主要研究内容(Mine Research Contents)

2 文献综述

2.1 概述(Overview)

2.2煤岩学概论(Introduction of Coal Petrography)

2.3煤岩显微组分特性及分选现状(The Characteristic and Separation of Coal Macerals)

3 低阶煤的煤质特性研究

3.1试验仪器及设备(Test Apparatus and Equipments)

3.2原煤样品来源及性质(Sour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aw Coal Samples)

3.3镜煤、丝炭的富集及特征( Enrich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itrain and Fusain )

3.4镜煤、丝炭的煤质、煤岩分析(Analysis of Vitrain and Fusain)

3.5 本章小结(Summary)

4 低阶煤的磨矿解离试验研究

4.1磨矿设备简介(Introduction of Grinding Equipment)

4.2解离分析与评价方法( Dissociati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 )

4.3磨矿解离( Grinding Dissociation )

4.4煤岩显微组分解离情况分析( Dissociation Analysis of Macerals )

4.5 本章小结(Summary)

5 磨矿解离对原煤性质和结构的影响

5.1磨矿对组成和结构的影响(The Influences of Grinding on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5.2磨矿时间对粒度的影响(The Influences of Gringing Time on Particle Size)

5.3磨矿对微观形貌的影响(The Influences of Gringing on Microstructure)

5.4磨矿对润湿性和可浮性的影响(The Influences of Gringing on wettability and flotability)

5.5 本章小结(Summary)

6 原煤的浮选试验研究

6.1原煤浮选试验条件的探索(Exploration on Flotation Condition of Raw Coal)

6.2浮选正交试验(Orthogonal Test of Flotation)

6.3表面活性剂对比试验研究(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surfactant)

6.4浮沉+浮选联合分选(Float-sink and Flotation Combined Process)

6.5粗选+精选联合浮选(Flotation with Roughing and Concentration Process)

6.6本章小结(Summary)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Conclusions)

7.2展望(Future Work)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陕煤集团红柳林矿的低阶煤是我国研究煤制油技术的主要煤种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低灰、低硫、低磷、反应性好等。煤中的显微组分对煤制油的油出率以及转化率影响尤为重要。其中,壳质组和镜质组是煤制油的活性组分,而惰质组是煤制油的惰性组分。活性组分的提高,能有效率的提高煤制油的油出率和转化率以及降低能耗。
  本课题从煤岩学角度出发,通过有效的破碎和磨矿,使煤岩显微组分充分解离,最后利用浮选的方法对其进行试验研究。
  本文首先采用手选、筛选、离心的方法获得纯度较高的镜煤和丝炭,然后再分别对低阶原煤、镜煤、丝炭的组成结构、煤岩特性进行研究。借助煤岩显微组分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分析发现:原煤、镜煤、丝炭在显微组分含量方面具有较大的区别,性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镜煤和丝炭之间可浮性的差异。
  为使原煤中的煤岩显微组分能够解离,采用行星球磨机进行研磨,并找到了适合此原煤的最佳磨矿条件是:转速200r/min,磨矿时间为10min,球煤质量比为15:1。在磨矿时间10min时,无论是从煤岩显微组分的解离情况,还是从疏水性方面考虑,都比其他磨矿产品好,且磨矿后符合煤岩显微组分分离的要求。
  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逐步探索出适合最佳磨矿产品的浮选最优条件:矿浆浓度为60g/L,浮选机转速为1800r/min,充气量为0.20m3/h,捕收剂用量(柴油)为0.30g/L,起泡剂用量为0.10g/L,表面活性剂用量为0.18g/L,最后再进行正交试验,寻找出最优浮选方案。同时对表面活性剂的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加入表面活性剂比没有加入表面活性剂镜质组含量和惰质组含量分别提高7.52%和6.23%,说明加入表面活性剂效果好。
  对低阶煤的分选工艺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浮沉—浮选联合流程镜质组和惰质组的含量分别比原煤提高24.85%和23.47%;通过粗选一精选联合浮选流程镜质组和惰质组的含量分别比原煤提高23.81%和23.71%。这两种分选流程都使煤岩显微组分得到了一定的富集,效果较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