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沁南郑庄区块煤层气直井气水产能差异及主控因素分析
【6h】

沁南郑庄区块煤层气直井气水产能差异及主控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选题意义(Sigification of the subject)

1.2国内外研究现状(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1.3存在问题(Exisiting problems)

1.4研究内容与方法(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

1.5论文工作量(Paper work)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自然地理概况(Natural geography overview)

2.2区域地质概况(Regional geologygeological survey)

2.3研究区地质概况(Geological survey in the study area)

2.4地层与沉积特征(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2.5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study area)

2.6 小结(Summary)

3 研究区3#煤储层特征

3.1煤层展布特征(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seam)

3.2煤岩煤质特征(The characteristics Coal petrology and properties)

3.3煤储层渗透性特征(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reservoir)

3.4煤储层压力特征(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reservoir)

3.5煤储层含气性特征(Gas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reservoir)

3.6 小结(Summary)

4 煤层气直井气水产能差异及变化规律

4.1研究区产能类型特征(Productivity typ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tudy area)

4.2郑1井区气水产能分布特征(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as-water productivity in zheng-1 area)

4.3郑2井区气水产能分布特征(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as-water productivity in zheng-2area)

4.4郑3井区气水产能分布特征(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as-water productivity in zheng-3area)

4.5研究区煤层气井气水产能变化规律(Variation of gas-water productivity in the study area)

4.6 小结(Summary)

5 煤层气直井气水产能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

5.1 内部因素(Internal factors)

5.2外部因素(External Factors)

5.3工程因素(Engineering factors)

5.4主控因素评价(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evaluation)

5.5 小结(Summary)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煤层气井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同井对应的储层、地质、工程等条件均有差异,其产能也不尽相同。本文以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区块煤层气直井为研究对象,以煤储层地质特征、煤层气直井排采数据及工程数据为依据,在分析3#煤层储层物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区内煤层气直井气水产能的差异性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阐明了影响气水产能的相关地质因素与工程因素,并从中筛选出了主控因素。
  研究区根据煤层气直井的分布及产气特征可划分为郑1、郑2、郑3三个井区;产气类型可划分为高产气井、中产气井、低产气井及产水井四种类型;产水量可划分为:0~2m3/d、2~5m3/d,5~10m3/d、10~15m3/d、15~20m3/d、≥20m3/d六个等级。
  分析发现:研究区煤层气直井日产气量介于100~3325m3/d之间,平均为604.6m3/d,产能总体相对偏低。高产井主要分布于褶皱的轴部或者地势宽缓的斜坡地带,断层附近无高产井出现。煤层气直井日产水量介于0.15~32.2m3/d之间,平均为4.4m3/d,产水量较高的气井主要集中在郑1井区南部地势低洼的区域,断层附近部分煤层气井产水量也较高。
  对影响研究区煤层气井平均日产气量和产水量的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煤储层埋深、厚度、含气量、渗透率、构造条件、水文条件及排采制度等因素对煤层气井产气量均有较大影响,而煤储层压力及压裂参数对产气量影响较小;煤层气井产水量则主要受到地下水条件、储层渗透率、构造条件及排采制度影响。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研究区煤层气井气水产能的主控因素进行了评价,发现产气量主要受煤储层埋深和渗透率的控制;产水量主要受水头高度和渗透率控制。

著录项

  • 作者

    霍战波;

  •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 学科 矿产普查与勘探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财芳;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石油、天然气;
  • 关键词

    煤层气; 产能差异; 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