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贵州松桃地区大塘坡组下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6h】

贵州松桃地区大塘坡组下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Subject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1.2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Research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1.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Research Contents and Programs)

1.4主要工作量(Main Work)

2 区域地质背景

2.1研究区位置(Location of study area)

2.2区域地层概况(Regional stratigraphic survey)

2.3研究区地质构造(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study area)

3 大塘坡组岩石学基本特征

3.1剖面及钻孔描述(Description on the outcrop and drill hole)

3.2岩性组合特征(Li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3.3矿物组分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 Components)

4 地球化学特征

4.1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Sampl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method)

4.2主量元素(Major elements)

4.3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s)

4.4沉积环境判定(Distinguish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4.5有机地球化学特征(Organic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5 大塘坡组沉积环境探讨

5.1沉积相标志(Sedimentary facies mark)

5.2沉积环境分析(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alysis)

5.3沉积环境演化(Sedimentary environment evolution)

6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对页岩气的勘探展开了深入研究。我国华南上扬子地区的海相页岩分布广泛,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区域。作为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烃源岩的研究对页岩气的勘探至关重要。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华南上扬子地区的烃源岩研究已取得很多重要的成果,但贵州松桃地区大塘坡组下段的一套富有机质的黑色岩系,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本文在野外剖面测量、室内岩心编录和综合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岩石学、地球化学、沉积学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对贵州与松桃地区大塘坡组下段黑色岩系的岩石学基本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有机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探讨了黑色岩系的沉积环境。
  大塘坡组下段黑色岩系岩性组合主要为炭质页岩、含锰炭质页岩、菱锰矿、钙菱锰矿及少量的火山凝灰岩、凝灰质粘土岩,岩性呈“下细上粗”的沉积序列。
  大塘坡组下段黑色岩系的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本套地层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环境为缺氧还原环境,沉积物来源主要为陆源碎屑;锰矿层的沉积环境与炭质页岩有所差别,其构造背景为深水断陷盆地,水体条件为富锰、富有机质的强还原-滞留环境,物源则以热水活动的补充作用为主。本套地层沉积期的气候条件为温暖的湿润气候,构造活动在这一时期强度中等.
  对黑色岩系有机质的特征研究可知,黑色岩系中有机碳含量均大于1%,具备好烃源岩的特征;有机质类型为Ⅰ型干酪根,同样显示了优质烃源岩的特性;有机质成熟度达到了5.58%~5.66%,已达到过成熟阶段。因而大塘坡组黑色岩系在地质历史中的某一时期内已产生过大量的油气,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本套地层是一套的优质的烃源岩,可以为上覆地层提供气源。
  综合大塘坡组黑色岩系岩石学、地球化学及有机质方面的研究,认为本套地层形成于缺氧的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环境。在沉积初期由于构造断裂活动的作用,在本区形成了滞留环境的断陷盆地。来自于地幔气的古天然气沿断裂薄弱地带泄露上升,形成大量的富含锰的热水溶液,因而在区内沉积了一套锰矿层,称为“大塘坡式锰矿”,是我国锰矿资源的重要产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