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表面织构技术对高水基液压马达滑靴副摩擦学性能影响研究
【6h】

表面织构技术对高水基液压马达滑靴副摩擦学性能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变量注释表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Background and Meaning of Research)

1.2表面织构技术研究现状( Research Status of Surface Texture Technology)

1.3高水基及纯水液压马达的发展现状(Development of High Water and Pure Water Hydraulic Motor)

1.4存在的问题与研究难点(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Research)

1.5课题研究主要内容(Main Content of the Thesis)

2织构表面滑靴副的流体动压润滑性能分析计算

2.1滑靴副承载力数学模型的建立(Establishment of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Slipper Pairs)

2.2主要表面织构模型(Surface Texture Model)

2.3乳化液的粘度计算(Emulsion Viscosity Calculation)

2.4计算流程(Calculation Process)

2.5计算结果与分析(Calculation Results and Analysis)

2.6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3织构表面滑靴副的耐磨机理有限元分析

3.1软件介绍(Software Introduction)

3.2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Modeling and Meshing)

3.3材料属性(Material Properties)

3.4加载并求解(Loading and Solving)

3.5计算结果分析(Calculation Results Analysis)

3.6织构表面滑靴副的热-结构耦合分析(Thermal-Structure Coupling Analysis of Textured Surface Slipper Pairs)

3.7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4织构表面滑靴副的流-固耦合仿真分析

4.1控制方程(Governing Equation)

4.2几何建模(Geometry Modeling)

4.3网格划分(Meshing)

4.4载荷与约束(Loads and Constraints)

4.5计算控制(Calculation Control)

4.6结果与分析(Results and Analysis)

4.7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5织构表面滑靴副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

5.1实验设备介绍(Introduction to Experimental Equipment)

5.2实验材料与试样尺寸(Experimental Material and Sample Size)

5.3试验方法及步骤(Test Methods and Procedures)

5.4实验结果与分析(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Analysis)

5.5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6总结与展望

6.1总结(Conclusions)

6.2展望(Prospects)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高水基液压马达中的滑靴副作为马达关键摩擦副之一,以乳化液为润滑介质,运行在重载、低速的工况下,极易导致滑靴副因摩擦磨损失效。表面织构技术有近三十年的研究历史,广泛应用于活塞环耐磨研究,流体减阻与机械密封等方面。本文针对高水基液压马达滑靴副的摩擦磨损问题,应用表面织构技术改善了滑靴副的摩擦学性能。主要以滑靴副的三种工况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应全流体润滑状态、干摩擦状态、混合润滑状态。采用Fortran、ANSYS、LS-DYNA等数值分析软件,优化设计织构参数并分析织构表面滑靴副的摩擦学性能,最后实验研究了织构表面滑靴副的摩擦学性能。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分析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织构表面滑靴副的润滑性能。研究的参数主要包括织构形状、织构占有率、织构深度、液膜厚度,表征润滑性能的参数为平均液膜压力、摩擦系数、液膜压力分布曲线、液膜压力分布云图等。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织构占有率为0.5,最佳织构深度比液膜厚度略大,最佳织构中心距为1000μm,最佳织构形状为圆柱形织构。⑵分析在马达启动时刻织构表面滑靴副的摩擦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研究的参数为织构占有率、织构深径比、织构形状以及载荷,表征摩擦学性能与热力学性能的参数为接触应力、等效应力、应力分布云图、温度-时间曲线、温度分布云图等。研究结果表明:当织构占有率为0.12、深径比为0.2、形状为圆柱形时,滑靴副在该工况下的摩擦学与热力学性能最好。⑶分析了在马达制动或超载时刻织构表面滑靴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工况条件下,织构表面滑靴副在流体动压润滑阶段持续时间较长,上下试样碰撞次数与碰撞时间均较少,在稳定运行阶段滑靴副的上试样等效应力较小。⑷实验研究了最佳织构参数的织构表面滑靴副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在极限载荷条件下,织构表面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较差,摩擦磨损严重。当载荷适当时,织构表面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均优于光滑表面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尤其是在运行高速的条件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