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区煤矿采动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研究
【6h】

山区煤矿采动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Research Significance)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State of the Art)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The Research Content, Method and Technical Route)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General Situation of Physical Geography)

2.2 区域构造(Regional Tectonic)

2.3 地层、煤层发育特征(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Seam and Strata)

2.4 水文地质特征(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3 11607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实测

3.1 工作面地质概况(Geological General Situation of Working Face)

3.2 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 Measurement of the Water Fractured Zone Height)

3.3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4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4.1 试验目的及原型(Test Purpose and Test Prototype)

4.2 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原理(The Principle of Similar Material Model Test)

4.3 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的建立(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imilar Material Model Test)

4.4 模型开采与结果分析(Mining Model and the Result Analysis)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5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数值模拟研究

5.1 FLAC3D简介及优势(Introduction and Advantages of FLAC3D)

5.2 数值模型的建立(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umerical Model)

5.3 计算结果分析(Analysis of Computing Result)

5.4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6 山区煤矿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多因素研究

6.1 相同地质条件下山区煤矿与平原煤矿采动导高发育对比( The Contrast of the Water Flowing Fractured Zone Height in the Mountain Area and Plain of the Same Geological Conditions)

6.2 山区煤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影响因素分析(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of Water Fractured Zone Height in the Mountain Coal Mine)

6.3影响山区煤矿导高多因素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Height of Water Flowing Fractured Zone in Mountain Area)

6.4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煤矿开采引起覆岩移动变形破坏形成导水裂隙带,进而会使位于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地下含水层中的水溃入采空区,造成矿井水害,因此,深入研究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从而合理确定煤层的安全开采上限和采煤方法,对于保证矿井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对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平原地区,而山区煤矿由于其地表起伏等,必然会一定程度影响导水裂隙带的发育,表现出与平原地区煤矿导高发育规律的不同之处;而目前对西南山区煤矿开采覆岩导高发育研究不够,因此研究山区煤矿采动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对于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西南黔北煤田青龙煤矿一采区116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基于矿区地质资料及煤岩层物理力学参数,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相似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山区采煤覆岩移动规律以及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进行研究。
  (1)基于收集的青龙煤矿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2)通过采用井下仰孔分段注水测漏方法进行11607工作面现场实测,获得了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
  (3)基于相似模拟试验原理,通过相似物理模型试验方法模拟了山区煤矿开采条件下覆岩结构及其破坏规律,得出了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与导高实测数据相验证。
  (4)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山区煤层开采的数值模型,分析随煤层开采扰动覆岩应力场,竖向位移及塑性区的变化规律,获得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与导高实测数据相验证。试验与模拟的双验证,证明工作面模型及所用物理力学参数的有效性与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5)通过分析获得地表第四系砂质粘土的体积,采用等体积法研究了山区煤矿与平原地区煤矿采动覆岩破坏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的不同。
  (6)分别选取了地表起伏度、开采厚度、岩层倾角三种山区煤矿导高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曲线拟合方法,研究了各个单因素与山区采煤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的关系,利用曲线拟合得到各因素与山区导水裂隙带发育的关系式。
  本文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山区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奠定了基础,对西南山区矿区开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