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苏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研究:基于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考察
【6h】

江苏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研究:基于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提升的工业化水平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结构同化、经营粗放及效率低下等问题,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更破坏了生态环境,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此,研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对提升产业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工业三废”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效率评估体系,构建SBM模型对2001-2015年江苏省55个县(市、区)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算;揭示江苏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并检验其σ收敛和β收敛性;最后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法,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作经济学解释,探索不同地区利用效率差异的根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工业三废”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造成了一定的损失。2001-2015年江苏省工业用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及其分解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分区来看,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的梯度差异。2001-2015年江苏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总体改善1.060,主要归功于技术进步。 (2)江苏省各县(市、区)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自相关性,苏南、苏中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水平相对较高,苏北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水平相对低下,“高-高”、“低-低”空间集聚现象明显。江苏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整体具有 σ 收敛和绝对 β 收敛特征,并且条件 β 收敛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5年江苏省及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均存在条件β收敛,存在向其自身的稳态水平收敛的趋势,并且由于苏南、苏中及苏北地区经济环境等差异,收敛速度存在差异,且收敛于各自不同的稳态水平,江苏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缓慢地向均衡状态演化。 (3)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更符合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水平变化及空间分异的分析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地缘邻近性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江苏省各县(市、区)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相互关联和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工业用地利用强度和外商投资产值比对江苏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工业从业人数比重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间存在负向影响。同时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程度、产业结构等存在显著差异,导致江苏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形成苏南>苏中>苏北的空间分异格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