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稀土产业国际市场势力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
【6h】

中国稀土产业国际市场势力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1 国际市场势力涵义

1.2.2 国际市场势力影响因素研究

1.2.3 国际市场势力测度方法研究

1.2.4 稀土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1 稀土产品

2.1.2 稀土产业

2.2.1 产业链理论

2.2.2 供需理论

2.2.3 博弈论

2.3 本章小结

3 国际稀土供需新格局

3.1中国稀土资源及出口贸易概况

3.1.1 中国稀土资源概况

3.1.2 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现状

3.2国际稀土供给格局转变

3.3国际稀土需求格局转变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稀土产业国际市场势力实证分析

4.1SMR模型理论框架

4.2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4.3中国稀土产业整体国际市场势力测度

4.3.1 模型构建

4.3.2 测度结果与分析

4.4 中-日贸易双方国际市场势力测度

4.4.1 模型构建

4.4.2 测度结果与分析

4.5 中-美贸易双方国际市场势力测度

4.5.1 模型构建

4.5.2 测度结果与分析

4.6稀土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缺乏的原因分析

4.6.1 国内原因

4.6.2 国外原因

4.7 本章小结

5 稀土产业国际市场势力提升路径:基于博弈视角

5.1稀土贸易全成本与国际市场势力

5.1.1 稀土贸易全成本对国际市场势力的影响

5.1.2 博弈分析

5.1.3 算例分析

5.2产业集中度与国际市场势力

5.2.1 产业集中度对国际市场势力的影响

5.2.2 博弈分析

5.3技术创新与国际市场势力

5.3.1 技术创新对国际市场势力的影响

5.3.2 博弈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政策建议

6.3.1 主要创新点

6.3.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稀土凭借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广泛运用于军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矿种齐全,拥有绝对的资源禀赋优势。然而,长久以来中国虽作为稀土供给大国,却一度处于缺乏稀土产品定价权的被动地位,国际市场势力较弱。2014年,WTO“稀土案”的败诉更是对中国稀土产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出口管制政策取消后,稀土出口价格一度低迷。随着加拿大Strange Lake矿山项目的投产,南非等国可供开采稀土矿藏的发现,国际稀土供给日益增多,稀土产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加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强大的国际市场势力是中国稀土产业将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因此稀土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的提升对于中国稀土产业的长足发展和出口议价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在分析国际稀土供需格局转变的基础上,运用SMR计量模型测度中国稀土产业在整体国际市场和美国、日本两国单一市场的国际市场势力,并在整体测度中引入政策虚拟变量,实证检验了出口管制政策对稀土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的影响。根据测度结果从国内、国外两方面分析了稀土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缺乏的原因。最后,运用博弈论对稀土供给国、稀土企业等利益方进行博弈分析,探讨了出口管制政策取消下提升稀土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的主要路径。研究表明:(1)在稀土整体国际贸易中,存在稀土出口“大国悖论”——中国稀土出口量多却相对缺乏国际市场势力;在中-日稀土贸易中,中国相对具有国际市场势力,但仍与65%供应占比不匹配;中-美稀土贸易中,由于地缘关系与美国稀土进口对中国依赖度低,中国相对缺乏国际市场势力。(2)出口管制阶段稀土产业国际市场势力明显高于出口鼓励阶段,证明了出口管制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稀土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的提升,反映出在“稀土案”败诉后寻求新的提升路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3)国内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失衡、出口管控不严,国外国际资本垄断、高端技术拥有、稀土储备战略等是导致中国稀土产业缺乏国际市场势力的主要原因。(4)基于博弈分析,稀土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的提升可以从稀土贸易全成本核算、产业集中度、技术创新等角度进行考虑,并运用历史数据测算了15%、20%、25%三档关税税率下,资源税的最小替代征收率分别为7.12%、9.49%、11.86%。 最后,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资源税税率设置、技术创新、协会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企业发展战略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