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t.与生物杀虫剂的联合作用及其毒理初探
【6h】

B.t.与生物杀虫剂的联合作用及其毒理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前言

1生物农药B.t.及有关的生物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1.1生物农药B.t.的发展概况

1.2转基因抗虫棉

1.3蝎毒素

1.4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1.5阿维菌素杀虫剂

2生物源杀虫剂的种类和发展

2.1微生物生物杀虫剂

2.2植物性生物杀虫剂

2.3动物源生物杀虫剂

第二章B.t.与转δ-内毒素基因棉的联合作用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1.3毒力测定

1.4酯酶的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棉铃虫对转基因棉和普通棉适应性

2.2转基因棉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2.3转基因棉上棉铃虫对B.t.敏感性的影响

2.4转基因棉对连续10代取食幼虫体内酯酶比活力的影响

3讨 论

第三章B.t.毒素与杀虫剂的联合作用及其毒理初探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1.3混剂对试虫的增效机理初探

2结果与分析

2.1药剂及混用后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中毒症状

2.2混剂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联合作用

2.3混剂对试虫作用机理初探

3讨 论

3.1混剂联合作用及B.t.混剂增效机理的探讨

3.2B.t.与生物源农药的混配应用前景

3.3电生理技术研究探讨

3.4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

小 结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近缘于蜡状芽孢杆菌能产生晶体具芽孢,寄生于体内引起昆虫发病的杆菌.该文从昆虫神经毒性反应角度,通过对B.t.与其他新型胃毒性生物杀虫剂的联合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特别是与一些动、植物源的毒蛋白类物质如蝎毒、沙蚕毒素等的联合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以期指导B.t.等生物源胃毒杀虫剂的合理混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B.t.与生物源杀虫物质的混配使用技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