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奶牛γ-干扰素基因的表达及其在乳房炎防治中的初步应用
【6h】

奶牛γ-干扰素基因的表达及其在乳房炎防治中的初步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一γ-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1 γ-干扰素的合成及其调控

2 γ-干扰素的分子结构

3 γ-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

4 γ-的主要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5 IFH- γ在临床上的应用概况

6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细胞因子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乳腺的免疫学机制

2细胞因子控制奶牛乳房炎的理论机制

3细胞因子在奶牛乳房炎控制中的应用

4细胞因子在奶牛乳房炎应用中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5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章奶牛γ-干扰素基因成熟肽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可溶性表达及其特异性抗体的制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抗重组奶牛γ-干扰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鉴定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奶牛γ-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在COS-1细胞中的暂态表达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奶牛γ-干扰素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重组奶牛γ-干扰素在乳房炎防治中的初步应用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学术著作目录

展开▼

摘要

γ-干扰素(1F N-γ)是在病毒等特定诱生剂的诱导下,由机体的T细胞和NK细胞所分泌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一直是现代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商品化重组γ-干扰素已经成功应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与人IFN-γ相比,动物IFN-γ的研究普遍滞后,自Cerretti 1986年首次报道牛IFN-γ(BoIFN-γ)基因后,国外学者先后利用多种表达系统表达出了重组奶牛IFN-γ(rBoIFN-γ),并对应用rBoIFN-γ控制奶牛乳房炎进行了一些研究探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空白.为了开拓利用rBoIFN-γ控制奶牛乳房炎的新途径,克服传统的依靠药物和疫苗手段控制乳房炎所存在的效果差、细菌耐药性增加、药物残留和免效失败等诸多方面的缺陷,该研究在克隆出BoIFN-γ基因的基础上,利用多种表达系统对BoIFN-γ基因进行了表达和表达产物活性比较分析,选择出具有较高生物学活性的rBoIFN-γ,并在奶牛乳房炎治疗中进行了小规模田间应用试验,旨在为临床上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新方法和新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