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治辩论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功能分析
【6h】

政治辩论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功能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Chapter 3 Identification of Interpersonal GM in Political Debates

Chapter 4 Data Analysis of Political Debates

Chapter 5 Functional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GM in the First Bush-Kerry Presidential Debate

Chapter 6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rticles Published

Appendix

展开▼

摘要

隐喻研究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关于隐喻的阐述。但以往的隐喻研究绝大多数都局限于隐喻在词汇层面的体现,而隐喻在语法层面的体现则很少被讨论。 韩礼德关于语法隐喻的讨论标志着语法隐喻研究的真正开端,他认为隐喻是意义表达的“变异”,不仅局限于词汇层,也常常出现在语法层。在人际意义的表达上出现的语法隐喻现象称之为人际语法隐喻(interpersonalGM)。人际元功能主要通过情态系统和语气系统实现;同样人际语法隐喻也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情态系统取向分为四种:显性主观、隐性主观、显性客观和隐性客观。韩礼德指出,显性主观和显性客观都是隐喻性的,即都是由小句表达的。另外,名词化是产生情态隐喻的又一个途径。通过名词化将情态意义构建成一个“事物”,这样就掩盖了情态的来源,使其具有客观取向,即情态隐喻。语气系统涉及四个言语功能,即提供、命令、陈述和疑问。其功能一般分别由一致式的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来实现,但也可运用非一致性的方式实现,既语气隐喻。 过去对人际语法隐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探讨其隐喻的体现形式及其分类上,很少有人把人际语法隐喻应用于语篇分析之中。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以来,语篇分析作为一种语言研究方法,日益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理论框架。作为此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际意义的研究在语篇分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政治辩论这一特定的文体,尝试着把人际语法隐喻作为一种视角,试图说明人际语法隐喻不仅是政治辩论的一种语言特色,而且对实现辩论的目的有着重要的功能。 本研究以二零零四年布什和克里的第一场总统辩论文本为语料,以韩礼德的语法隐语理论为视角,旨在分析政治辩论语篇的人际语法隐喻的话语功能。本研究首先对文本中的人际语法隐喻作了界定,然后进行功能分析。研究结果概括如: 1.人际语法隐喻现象广泛存在于政治辩论中。适当地运用显性的主观语法隐喻,有助于辩论者表达强烈的自信,从而赢得观众的支持和理解。同时巧妙地运用显性的客观语法隐喻,辩论者可以掩饰自己论点的主观性,并可为自己决策的失误推卸职责。并且在特定上下文中,明确主观隐喻的否定形式可有助于表达相关的情感意义,如讽刺等。 2.政治辩论中同一种语气能够实现不同的话语功能,同一种话语功能也可以由不同的语气来实现。辩论者用疑问语气代替陈述语气,有助于潜移默化观众的心理,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就接受了辩论者的观点,并诱导他们参与到与辩论者的对话中。如果辩论者用陈述语气代替祈使语气,则可缩短自己与观众心理上的距离,有利于赢得观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用祈使语气代替陈述语气,可以达到强化语气或委婉语气的功能,此外,Letme…结构在一定的语境下有利树立辩论者自身权威形象。 3.情态的名词化结构可归于显性的客观语法隐喻,它可以掩饰情态的主观来源,使辩论者的主观见解仿佛变成不容质疑的既成事实。 对政治辩论语篇进行人际语法隐喻功能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系统功能语法能够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理论框架,揭示了英语政治辩论中人际语法隐喻选择的理据,展现了语言形式如何与功能的结合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这样做有利于英语学习者加深对目标语的理解和感悟,从而能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目标语的运用和交际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