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物活性物质在微乳液液-液界面上的分配与转移
【6h】

生物活性物质在微乳液液-液界面上的分配与转移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序言

1.1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

1.1.1表面活性剂及其聚集体

1.1.2胶束

1.1.3微乳液

1.1.4液晶

1.1.5囊泡

1.2液/液界面

1.2.1液/液界面及其应用

1.2.2液/液界面的主要研究方法

1.2.3蛋白质和表面活性剂在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1.2.4液/液界面电化学

1.3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加替沙星在W/O-O/W、W/O-BI微乳液界面上的分配与转移

2.1引言

2.2实验部分

2.2.1试剂

2.2.2部分相图的测定

2.2.3加替沙星的结构优化

2.2.4粘度的测定

2.2.5紫外光谱的测定

2.2.6荧光光谱的测定

2.2.7界面电性质的测定

2.3结果与讨论

2.3.1 SDS/n-C5H11OH/H2O体系的部分相图

2.3.2加替沙星对SDS在上、下相中分配的影响

2.3.3加替沙星在上、下相中的分配

2.3.4上、下相中加替沙星的荧光光谱研究

2.3.5加替沙星对W/O-O/W、W/O-BI微乳液相间电性质的影响

2.3.6 SDS对W/O-O/W、W/O-BI微乳液相间电性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章亚甲蓝在W/O-O/W、W/O-BI微乳液界面上的分配与转移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2.1试剂

3.2.2实验方法

3.3结果与讨论

3.3.1亚甲蓝在上、下相中的分配

3.3.2亚甲蓝对SDS在上、下相中分配的影响

3.3.3亚甲蓝对W/O-O/W、W/O-BI微乳液相间电性质的影响

3.3.4 SDS对W/O-O/W、W/O-BI微乳液相间电性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L-苯丙氨酸在W/O-O/W、W/O-BI微乳液界面上的分配与转移

4.1引言

4.2实验部分

4.2.1试剂

4.2.2实验方法

4.3结果与讨论

4.3.1冷冻蚀刻-电镜法和粘度法研究L-苯丙氨酸对体系上、下相结构的影响

4.3.2 L-苯丙氨酸在上、下相中的分配

4.3.3上、下相中L-苯丙氨酸的荧光光谱研究

4.3.4 L-苯丙氨酸对W/O-O/W、W/O-BI微乳液相间电性质的影响

4.3.5 SDS对W/O-O/W、W/O-BI微乳液相间电性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五章L-色氨酸在W/O-O/W、W/O-BI微乳液界面上的分配与转移

5.1引言

5.2实验部分

5.2.1试剂

5.2.2实验方法

5.3结果与讨论

5.3.1冷冻蚀刻-电镜法和粘度法研究L-色氨酸对体系上、下相结构的影响

5.3.2 L-色氨酸对SDS在上、下相中分配的影响

5.3.3 L-色氨酸在上、下相中的分配

5.3.4上、下相中L-色氨酸的荧光光谱研究

5.3.5 L-色氨酸对W/O-O/W、W/O-BI微乳液相间电性质的影响

5.3.6 SDS对W/O-O/W、W/O-BI微乳液相间电性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六章血红蛋白在SDS/n-C5H11OH/H2O体系两相中的分配和构象变化

6.1引言

6.2实验部分

6.2.1试剂

6.2.2实验方法

6.3结果与讨论

6.3.1血红蛋白对SDS在上、下相中分配的影响

6.3.2 SDS对W/O-O/W、W/O-BI微乳液相间电性质的影响

6.3.3血红蛋白在上、下相中的分配

6.3.4血红蛋白在上、下相中的结构变化

6.3.5上、下相中血红蛋白的荧光光谱研究

6.3.6血红蛋白对W/O-O/W、W/O-BI微乳液相间电性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结论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生物活性物质在微乳液液-液界面上的分配与转移进行了研究。文章采用交流阻抗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圆二色谱法等方法研究了药物、氨基酸、蛋白质等功能性物质在十二烷基硫酸钠/正戊醇/水(SDS/n-C<,5>H<,11>OH/H<,2>O)体系中W/O-O/W界面、W/O-BI界面的分配转移特性,为理解和调控生物膜的跨膜运输行为、功能性物质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