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主观评价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
【6h】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主观评价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思路

1.4创新与不足

2文献综述

3研究设计

3.1问卷设计

3.2研究假设

3.3调查实施

3.4分析方法

3.5信度与效度检验

4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描述性分析

4.1经济收入

4.2储蓄与消费

4.3住房与环境

4.4交通状况

4.5文化教育

4.6闲暇生活

4.7医疗与健康

4.8权利与地位

4.9总体状况

5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5.1主观因素与生活质量评价

5.1.1相关性分析

5.1.2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5.2人口变量与生活质量评价

5.2.1性别与生活质量评价

5.2.2年龄与生活质量评价

5.2.3文化与生活质量评价

5.2.4身份与生活质量评价

6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地区比较分析

6.1均值比较

6.1.1客观指标比较

6.1.2主观评价比较

6.2因子分析

6.2.1因子分析介绍

6.2.2因子分析过程

7结论与建议

7.1分析结论

7.2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以人为本”正成为发展的第一导向,社会发展正逐渐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转变,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是人的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农村社会的发展,我国正在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内容,因此研究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选取苏州、南通、连云港三个地区作为样本调查区域,在对三个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进行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使用SPSS14.0和SAS9.0两种统计分析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交叉列联表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均值比较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其主观评价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 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研究背景出发,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对生活质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国内外关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进行了具体的研究设计,主要包括问卷设计、研究假设、调查实施、分析方法等内容。第四部分主要从样本总体出发,对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储蓄与消费、住房与环境、交通状况、文化教育、闲暇生活、医疗与健康、权利与地位等影响生活质量的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第五部分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主观评价的各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并且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主观评价的各因素的影响度进行了分析,得出经济收入等变量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全部具有一种正向的影响作用;另外,还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不同年龄、文化、身份的农村居民对其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是有显著差异的。第六部分运用均值比较和因子分析两种方法对江苏省三个地区之间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主观评价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个地区农村居民对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由高到低依次为苏州、连云港、南通。最后一部分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简要结论,并提出几点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