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葆年与太谷学派研究
【6h】

黄葆年与太谷学派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太谷学派在近代流播于江淮苏鲁一带达一百余年之久。一般认为它是一个近代儒学民间化、宗教化的典型个案。由于学派活动和思想内容的秘密性质,长期以来其真实面目不为主流学界所认识,以至于在其身上被罩上种种神秘色彩,并被冠之于多种宗教的名目。太谷学派到底是一学术流派还是一宗教团社是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论文对太谷学派的渊源、性质及发展变迁的过程作了探讨,分析了其由学术、到宗教、再到学术的独特演化过程,揭示了其即学术即宗教、最终归于学术的本质特征。本论文着重探讨了学派重要传人黄葆年在学派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其自身较具特色的思想体系,揭示出正是黄葆年对太谷学派的成功改造,才使学派终于脱出神秘和秘密的性质,完成了由宗教到学术的嬗变,才使学派日益被社会所接受,从而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儒学学派被学界所认可而成就其近代学术史上的独特地位。
   论文第一章主要论述太谷学派的发展演变过程。太谷学派作为后起的思想派别虽自认儒家传承的道统,实则受着儒、佛、道和民间信仰、民间宗教等多种思想的影响。太谷学派的思想渊源是多线位的。神秘主义成为贯穿早期学派思想的红线。谶纬神学的思维模式很大程度上被早期太谷学派所吸收和继承。由于太谷学派的长时段跨度,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思想面貌和组织行为特征。故本文对其性质作了阶段性的分析,而非非此即彼之定性。其早期更多地体现了宗教的性质,晚期表现为从宗教到儒学的回归。本文试图以太谷学派的民间宗教性质为论述的着力点,研究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发展演变的历史,以期找出该学派演化与社会、政治变迁的因应关系。本文把太谷学派分成四个阶段来考察其发展演化的进程:一阶段太谷学派的创成:周太谷与太谷教:二阶段太谷学派的兴盛:张积中与黄崖教;三,太谷学派的退却:李光炘与泰州教;四阶段太谷学派的转型:黄葆年和和名至实归的太谷学派。
   第二章主要论述黄葆年在太谷学派南北合宗中的核心地位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章首先对黄葆年的生平进行了评述,揭示其成长发展的独特背景。黄葆年家世清贫,刻苦上进,终于科举成名。黄葆年拜从太谷学派和长期仕宦的经历对其一生思想发展有重要影响,其对太谷学派的忠诚是终生不渝的。在仕宦山东期间,黄葆年为推动学派南北合宗作了大量工作,居于领袖地位,发挥了核心作用。黄葆年晚年讲学归群草堂,影响及于大江南北,终使太谷学派一朝复兴而被世人看重。推动学派南北合宗和思想发展,以及讲学于归群草堂实为黄葆年在太谷学派发展史上的最大贡献。太谷学派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纪前期复兴于世,黄葆年对学派成功的组织领导和思想引导应居首功。
   第三章主要论述黄葆年对太谷学派宗教思想的继承与修正。黄葆年在推动学派南北合宗和主持归群草堂的过程中,对太谷学派的思想作了扬弃,接受了作为太谷学派主要修养方式的“心息相依”思想并有以发展之,摈除了学派早期的秘密活动方式和神秘主义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学派的宗教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黄氏以讲学大师的身份更多地突出了学派思想中的理学色彩,从而彰显了学派的学术本色,并使之作为一个学术团体被社会所接受。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和黄氏对学派思想的修正,学派内部亦发生了思想分化。在形式上团结的情势下,学派已出现几个思想分支。本文把他们分为原教旨派、修正派或义理派、事功派和调和派四个思想分支,并分别对其作了分析,以期弄清学派思想变迁对学派整体面貌的影响。
   第四章、第五章主要论述黄葆年的思想。该两章对黄葆年的理学思想、政治思想、经学思想、文学思想、教育思想进行了详实地梳理和分析。由于黄氏独特的出身、经历和学派的背景,从而使其思想具有自身的特色。黄氏理学家的立场决定了正统儒家的思想占据了其思想的主体地位。在太谷学派学人中,黄氏讲学的理学色彩最为浓厚。
   结论部分对太谷学派的性质作了论定,对黄葆年和太谷学派在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作了评价,对黄葆年在太谷学派思想面貌转变中的作用作了强调。本文认为太谷学派作为一个近代民间儒学流派,走上了一条宗教化、政治化的道路。其民间宗教的特征十分明显,神秘主义的色彩异常浓厚。太谷学派的政治实践逾越了当时的政治许可。太谷学人在现实中遭遇残酷的碰壁之后,走向了一条逆向回归的路程:从政治发展和宗教发展的途路上退却,回复到学术发展的本色层面。这样,终于使之赢得了主流社会的认同和学派的再一次复兴。黄葆年对太谷学派的思想有继承、有发展,更有自己的思想特色。其对学派的改造,在太谷学派的思想演化和性质变迁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决定了学派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前途。黄氏之思想影响并及于学派之外而被后起的新儒家引为同道。黄葆年一生的思想追求奠定了学派和其自身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黄葆年不愧为思想超迈且能身体力行的一代儒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