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补强证据规则及其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6h】

论补强证据规则及其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代理获取

目录

1.补强证据概述

1.1 主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1.1.1 主证据的概念

1.1.2 主证据的特征

1.1.3 主证据的范围

1.2 补强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1.2.1 补强证据的概念

1.2.2 补强证据的特征

1.2.3 补强证据的范围

1.2.4 补强证据与补助证据、间接证据的区别

1.3 主证据和补强证据的逻辑关系

2.补强证据规则

2.1 补强证据规则的概念和特征

2.1.1 补强证据规则的概念

2.1.2 补强证据规则的特征

2.2 补强证据规则的域外规定和实践

2.2.1 美国的补强证据规则

2.2.2 英国的补强证据规则

2.2.3 台湾地区的补强证据规则

2.3 补强证据规则与证据的审查判断

2.4 补强证据规则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

3.补强证据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3.1 我国民事诉讼中对补强证据规则的规定

3.1.1 《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证据的规定》中的制度安排

3.1.2 对现行制度安排的评价

3.2 证据补强在民事诉讼中的种类

3.2.1 法定的证据补强

3.2.2 意定的证据补强

3.3 补强证据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运用

3.3.1 补强证据规则和证明责任

3.3.2 补强证据规则和自认

3.4 补强证据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价值

3.4.1 补强证据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价值

3.4.2 构建中国民事诉讼补强证据规则的若干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从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为论述基点,展开补强证据规则在民事诉讼中运用的理论探索,提出了意定的证据补强这一概念。意定证据补强的意义在促进了我国民事诉讼体系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变。同时,意定证据补强也成为补强证据规则与证明责任、自认制度衔接的桥梁,为我国民事证据体系整体制度的构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