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6h】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代理获取

摘要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以劳动为核心,以按劳分配为基本内容,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承认物质财富主要来源于劳动的思想。一方面揭示了劳动与物的共性,另一方面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区别,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劳动者则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的解放、保护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标志,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宝贵、最核心和潜力最大的资源的一部分。从重视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转向强调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经济学领域划时代的进步,也是世界经济生产力要素重新布局的结果。在马克思收入分配思想的基础上,创立适合中国实际和需要的收入分配理论,顺乎历史发展潮流,合乎经济学发展的趋势,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工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市场调节、政府调控,积极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要求,把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与推动科学发展结合起来。把增收富民特别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初次和再次分配制度改革,突出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在共同富裕中促进社会和谐。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来源和形成、前提、内涵,以及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评析,列宁对按劳分配的发展,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毛泽东的按劳分配思想。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主要包括我国改革开放前收入分配制度的表现、特点和弊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经历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演进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的新格局。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有关收入分配的理论创新。主要包括先富和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新理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论。第四部分:提出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的几点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