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期子宫内膜癌微创治疗及随访研究
【6h】

早期子宫内膜癌微创治疗及随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设计

2、手术方式

3、数据及随访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术后病理资料比较

3、手术临床资料比较

4、手术彻底性比较

5、并发症比较

6、术后辅助治疗及预后比较

讨论

一、两种手术短期疗效比较

二、两种手术并发症比较

三、两种手术彻底性比较

四、两种手术预后比较

五、腹腔镜应用的局限性

六、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腹腔镜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现状

综述 HAND2甲基化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现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呈现基于我院现实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管理的现状,探讨其临床疗效。
  方法:
  我们搜集了2010年01月至2015年10月于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妇科病区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共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根据接受外科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病人数据分为两组:腹腔镜组(28例)和开腹组(32例),手术均由相同的妇科医师团队在相同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完整,且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随访获得随访资料,我们回顾性研究了这些连续的数据记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3.5±41.3)ml vs.(298.7±39.5)ml,肛门排气时间为(2.01±0.18)d vs.(2.87±1.62)d,留置尿管时间为(2.51±2.01)d vs.(3.98±3.01)d,术后住院天数为(5.8±3.4)d vs.(7.6±4.8)d,以上数据两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率为10.71% vs.18.75%,其中切口愈合方面腹腔镜组占优势,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12.5±90.2)min vs.(205.8±81.5)min,P>0.05。两组切除宫旁组织长度分别为(2.38±0.46)cm vs.(2.51±0.58)cm,切除阴道长度为(2.67±0.43)cm vs.(2.70±0.45)cm,P>0.05。两种手术方式所获盆腔淋巴结数目分别为(18.5±3.4)个vs.(18.2±2.3)个,获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数目为(3.87±1.82)个vs.(3.82±1.75)个,P>0.05。完善随访资料提示,两组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情况无差异,中位生存时间均为73个月,两组复发率3.57% vs.3.13%,无瘤生存率96.00% vs.96.55%,总生存率92.59% vs.93.55%,以上P>0.05。
  结论:
  基于我院小样本的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研究,腹腔镜手术具有如下特点:
  1.术中出血少、患者肛门排气早、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
  2.切口愈合方面优于开腹手术,总并发症率比较无差异。
  3.手术彻底性好,切除宫旁组织、阴道及淋巴结组织范围与开腹手术相似。
  4.患者的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似。
  我们有理由相信,由经验丰富的妇科医师严格把握指征完成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患者远期预后尚需大量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