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赵与虤《娱书堂诗话》研究
【6h】

赵与虤《娱书堂诗话》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论

第一章 赵与虤生平研究

一、家世籍贯

二、仕履

第二章 《娱书堂诗话》文献研究

一、书名

二、成书时间

三、版本

(一)今传尚有一明抄本《娱书堂诗话》四卷(以下简称汲本)

(二)河田罴《静嘉堂秘籍志》云: “娱书堂诗话一卷,旧钞本。”

(三)钱曾述古堂藏四卷本(以下简称述本)久佚,但钱氏曾为钱谦益两部诗集《初学集》、《有学集》作注

(四)《四库全书总目》称《娱书堂诗话》底本出自“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五)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以下简称津本),国家图书馆藏

(六)《娱书堂诗话》二卷(以下简称丁本),旧抄本,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

(七)《娱书堂诗话》二卷,清抄本(以下简称鲍本)

(八)《娱书堂诗话》二卷,清顾修刊《读画斋丛书》本(以下简称顾本)

(九)宛委山堂本《说郛》卷八十四亦有《娱书堂诗话》(张宗祥校理的原本《说郛》在卷九),题“娱书堂诗话,宋赵与虤”

第三章 《娱书堂诗话》诗学思想

一、句法与脱化——对黄庭坚诗学的承继

二、诗昧与诗教——对杨万里诗学的规仿

三、“平淡”诗观与纪事观念——南宋理学与史学发展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娱书堂诗话》是南宋后期出现的一部诗话作品。全书漫谈诗坛佚事,品评诗人诗作,探寻诗歌源流,风貌多样,虽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诗歌理论,但从书中摘录、点评的倾向仍可以了解到赵与虤的诗学思想。《全唐诗续拾》据以补缪岛云诗一首,据凌郁之《<娱书堂诗话>的“新发现”》一文另有诗人八位、诗二十九首尚未见于《全宋诗》、《全宋诗补订》,其文献参考价值于此可窥一斑。作为宋宗室著作中唯一的诗话作品,对《娱书堂诗话》进行专书研究也是对两宋宗室文学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文分为三章,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章对赵与虤的家世、籍贯、仕履等进行梳理考辨。赵与虤为太祖十世孙,江西新昌人(今宜丰县花桥乡),嘉定十三年(1220)登第,端平年间(1234-1236)例授儒林郎,官至静江府通判,钤朝请郎。《宋史·宗室世系表》记载与虤父为赵希晋,“希晋”当“希普”之误,地方志中有名赵希普者,历官庐陵主簿、南城县丞、奉新知县、临江军通判等,生平行实与《娱书堂诗话》中记述十分吻合。
  第二章对《娱书堂诗话》的书名、成书时间、版本进行梳理考订。《娱书堂诗话》作于理宗宝庆二年(1226)至绍定六年(1233)年间,初称《赵威伯诗余话》,成书不久书名即被改易,原因不详。今传世者以明毛晋汲古阁藏四卷本为最早,明清之际被并为一卷,浙江范氏天一阁藏一卷本与之同源,天一阁本后呈进四库馆,南昌彭元瑞藏本即抄自《四库全书》。清钱曾述古堂藏四卷本今已不存,散见于《初学集》笺注中,原书初以四卷四册行世,后失三、四两卷。钱塘丁丙藏二卷本与之关系密切。长塘鲍廷博据丁氏所藏别录副本,经校勘后收入顾修《读画斋丛书》,即今通行之本。述古堂本与汲古阁本间关系由于资料阙如,已不可详考,但述本当源于汲本,又曾参校过别的本子。明陶宗仪《说郛》收入《娱书堂诗话》六条,陶埏《续说郛》收入《娱书堂诗话》一卷实只五条,后四条转录自《韵语阳秋》、《类说》等,并非《娱书堂诗话》中文字。明陈继儒《古今诗话》收入《娱书堂诗话》两种,即从《说郛》、《续说郛》中抽印而成。
  第三章据书中采录诗人、诗句的倾向、文末的点评文字,阐发《娱书堂诗话》中的诗学思想。今考其所标举的诗学观点,既有受儒教诗教和晚唐诗风影响的一面,也显示了赵与虤独特而通达的眼光。其服膺于黄庭坚、杨万里等人倡导的诗论主张,书中于时事的高度关注、于乡邦诗人的偏爱反映了赵与虤受到了当时理学和史学发展带来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