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扬州市智慧旅游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6h】

扬州市智慧旅游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与不足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智慧城市

2.1.2 旅游信息化

2.1.3 智慧旅游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系统管理理论

2.2.3 消费者行为理论

2.2.4 理论小结

3 扬州市政府引导智慧旅游建设的现状及成效分析

3.1 扬州市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

3.2 扬州市智慧旅游建设中政府行为分析

3.2.1 完善规划定位

3.2.2 开展宣传推广

3.2.3 建立管理体系

3.2.4 开发服务应用

3.3.1 智慧旅游服务对象层面成效分析

3.3.2 智慧旅游建设主体层面成效分析

4 政府在智慧旅游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政府推广工作实效差,智慧旅游知跷率、使用率低

4.1.2 政府注重软硬件投资,缺乏有力的智慧营销

4.1.3 政府推动研发的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4.1.4 政府扶持倾向于部分景区,全市智慧旅游发展不均衡

4.1.5 以政府部门为主,未能充分带动其他主体的参与度

4.1.6 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程度低

4.2 原因分析

4.2.1 观念滞后,思想认识不足

4.2.2 宣传缺位,营销理念不强

4.2.3 人才短缺,信息化受制约

4.2.4 技术薄弱,整体发展水平低

4.2.5 资金匮乏,积极性难调动

4.2.6 机制不畅,资源共享性弱

5 基于政府行为的扬州市智慧旅游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基本原则

5.1.1 政府主导原则

5.1.2 市场化运作原则

5.1.3 多方参与原则

5.2 总体思路

5.3 具体措施

5.3.1 创新宣传方式并加大推广力度,促进整合营销

5.3.2 完善智慧旅游应用体系,注重技术研发和应用

5.3.3 推进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供人才保障

5.3.4 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推动能力

5.3.5 完善智慧旅游服务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5.3.6 推动智慧旅游和智慧城市的融合,开展“旅游+”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扬州市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随着经济社会、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游客对旅游的需求日新月异,传统旅游发展出现了新的问题。智慧旅游项目的提出有效地缓解、部分解决了这些问题。2012年,扬州市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正式启动智慧旅游项目建设。
  论文以扬州市智慧旅游建设中的政府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以扬州市智慧旅游发展的现状为基础,从服务对象和建设主体两个方面分析智慧旅游取得的成效。
  研究发现,扬州市政府部门在推动智慧旅游建设中存在推广工作实效差,智慧旅游知晓率、使用率低;注重软硬件投资,缺乏有力的智慧营销;推动研发的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相对较低;扶持倾向于部分景区,全市智慧旅游发展不均衡;以政府部门为主,未能充分带动其他主体的参与度;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程度低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观念滞后,思想认识不足;宣传缺位,营销理念不强;人才短缺,信息化受制约;技术薄弱,整体发展水平低;资金匮乏,积极性难调动;机制不畅,资源共享性弱。
  论文依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方参与的原则,从创新宣传方式并加大推广力度,促进整合营销;完善智慧旅游应用体系,注重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供人才保障;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推动能力;完善智慧旅游服务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智慧旅游和智慧城市的融合,开展“旅游+”六个方面提出基于政府行为的扬州市智慧旅游建设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