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女子羽毛球选手戴资颖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分析研究
【6h】

女子羽毛球选手戴资颖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戴资颖个人经历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羽毛球研究现状

2.2 国内羽毛球研究现状

2.2.1 关于羽毛球技术的研究

2.2.2 关于羽毛球战术的研究

2.2.3 关于羽毛球技、战术关系的研究

2.2.4 羽毛球女子单打技战术的研究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问卷调查法

3.2.3 录像观察统计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1 戴资颖发球技术运用的统计分析

4.1.2 戴资颖接发球技术运用的统计分析

4.1.3 戴资颖前场技术运用的统计分析

4.1.4 戴资颖中场技术运用的统计分析

4.1.5 戴资颖后场技术运用的统计分析

4.1.6 戴资颖得分球技术运用的统计分析

4.1.7 戴资颖失分球技术运用统计分析

4.2 戴资颖不同阶段战术运用情况的总体分析

4.3 戴资颖与对手各技术运用情况的分析

4.3.1 戴资颖与对手发球技术运用情况的分析

4.3.2 戴资颖与对手接发球技术运用情况的分析

4.3.3 戴资颖与对手得分球技术整体运用情况对比分析

4.3.4 戴资颖与对手失分球技术整体运用情况对比分析

4.3.5 戴资颖与对手前场技术运用对比分析

4.3.6 戴资颖和对手中场技术运用的对比分析

4.3.7 戴资颖与对手后场技术运用的对比分析

4.4 戴资颖与对手战术运用的总体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主要以戴资颖在羽毛球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至2017年戴资颖所参加的国际羽联公开赛决赛的视频录像作为观察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戴资颖及比赛对手在比赛中的发接发、前中后场技战术运用的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并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分析戴资颖在纵向对比中自身的阶段性技战术运用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对手在比赛中羽毛球技战术运用的差异,以观察当今世界羽坛的代表人物——戴资颖技战术运用的特征为切入点,从不同层次和视角,分析讨论了当前羽毛球技战术在临场比赛中运用的情况变化。尤其是结合基本理论和客观观察对技战术在实际层面上作了描述,对将来羽毛球女单技战术运用做了趋势分析,其目的亦在于通过研究能够更加客观认识该运动本身的内在本源规律,把握其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充实丰富理论研究成果,为技战术有效运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研究结论:
  1.戴资颖在二阶段较一阶段的发球技战术运用上体现了发球的质量和精准度高,且目标指向明显,接发球技战术运用呈现多变性和主动性,且出球的目标亦有针对性。
  2.戴资颖在前中后场技术的运用中,上网步伐的速度加快,各技战术运用呈现积极稳定的上升趋势且攻击性加强,二阶段的前场搓放球、勾对角、后场的杀球、吊球技战术运用较之一阶段更加细腻精确。
  3.戴资颖与所有对手整体的横向对比中,戴资颖发球总体上以正手发高球为主,正、反手发网前技术为辅,其接发球技战术运用较之对手增加了前场接发的多变性和后场接发的攻击性,但在对不同的个体中仍存在区别。
  4.戴资颖与对手前、中、后场的技战术运用在整体上,其在前场网前技术的击球动作一致性、击球点和方向的变化性较之对手强,中后场进攻更为积极主动。
  5.非受迫性失误是戴资颖和对手普遍存在的问题。
  6.现实观察发现多拍多回合是比赛的常态,动作稳定精确,速度加快是制胜的必然手段。
  建议:
  1.现阶段羽毛球女单选手应在移动和进攻上提升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增加技战术运用的灵活性,方能更好的适应以戴资颖为首的女单选手的技战术运用的变化。
  2.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减少比赛中非受迫性失误导致的失分。
  3.加强对当前优秀女单选手技战术运用特点的研究和分析,精准施策,将训练和比赛的场景有机统一,强化训练和比赛的效果。

著录项

  • 作者

    方荣玲;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 授予单位 扬州大学;
  • 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仪;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847.02;
  • 关键词

    羽毛球运动; 战术训练; 戴资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