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6h】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公共服务

(二)农村公共服务

(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历史变迁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探索阶段(1978—1992年)

(一)1978—1992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产生的背景

(二)1978—1992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重要内容

(三)1978—1992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形成的主要变化

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发展阶段(1992—2006年)

(一)1992—2006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制定的背景

(二)1992—2006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1992—2006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产生的具体变化

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深化阶段(2006—2012年)

(二)2006—2012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具体内容

(三)2006—2012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形成的重要变化

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

(一)2012年以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颁布的背景

(二)2012年以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关键内容

(三)2012年以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形成的总体变化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二、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有利于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

四、有利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五、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明显不足

(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存有失衡

(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时有失调

(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常规碎片化

二、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局限性依然存在

(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存在失灵现象

(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尚不健全

(四)农民的需求表达途径尚不完备

第四章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未来面向

一、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一)逐步完善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二)尽快明确供给主体的责任划分

(三)加快拓展筹资渠道的多样化

二、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

(一)始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决策观

(二)不断探索新型决策模式

(三)有效改善决策的技术条件

三、构建有效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一)逐渐提高农民需求表达的能力

(二)持续加强农民需求偏好的整合

(三)合理规范农民需求表达的渠道

四、强化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管

(一)持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绩效的评价体系

(二)不断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机制

(三)有效落实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责追责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贯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制定随着社会形态发展、经济运行状况以及政治发展水平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而逐渐演变,展现出阶段性的变化趋势。从早先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探索到最后政策的渐趋完善,呈现出政策制定的过程愈加合理化与科学化,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所提供的服务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是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基础环节,有利于缩小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差距。这不仅能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还能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更有利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在实践中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遗留了部分症结。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会造成农民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供给主体的失衡与供给结构的失调使得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评价中则出现了绩效评估碎片化现象,这都会妨碍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之所以需要不断革新与创新从而解决当前阶段的问题,正是因为这项制度的环境不健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局限性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失灵、决策制度的缺陷以及作为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主体的农民却缺乏相应的表达机制,这都给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发展创造了层层阻力。
  公共服务是供给体系的重要环节,农村公共服务则是其关键内容但也是供给体系中的短板。想要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必须要创新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不断强化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管、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以及构建有效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从而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趋向良性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