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层介质膜光栅掩模槽形的控制与检测
【6h】

多层介质膜光栅掩模槽形的控制与检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意义

1.2国际上脉冲压缩光栅的研究进展

1.3论文的研究目的

1.4论文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光栅衍射理论和光刻胶的感光特性

2.1光栅衍射理论简介

2.2严格耦合波理论对多层介质膜光栅(掩模)的分析

2.3基于RCW理论的多层介质膜光栅衍射效率计算结果的验证

2.3光刻胶感光特性

第三章光刻胶特性与光栅掩模槽形控制的实验研究

3.1光栅掩模的制作工艺流程

3.2光刻胶特性的实验研究方案

3.3光刻胶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4光栅掩模槽形的控制研究

第四章显影实时监测

4.1引言

4.2原理

4.3显影过程的理论研究

4.4显影过程的实验研究

4.5实验结果与分析

4.6后记

第五章多层介质膜光栅掩模的光谱检测

5.1光谱检测的理论数据分析

5.2实验测量及分析

5.3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围绕多层介质膜光栅掩模的制作展开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了研究惯性约束核聚变(ICF)的意义和国际上脉冲压缩光栅(PCG)的研究进展。对光栅电磁场的严格矢量理论作了一定的介绍,选择严格耦合波(rigorouscoupled-wave,i.e.RCW)理论作为本课题有关光栅衍射效率数值计算的理论基础。全息干涉是目前制作脉冲压缩光栅(PCG)的唯一有效方法。全息记录材料也就是掩模的材料是光刻胶,因此本文对光刻胶的特性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重点分析了显影液温度和显影时间这两个因素对它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采用数据拟合及实验摸索的方法,得到了控制光栅掩模槽形比较有效的方法。由于显影是掩模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而且它能对曝光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对最后的槽形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本课题中采用了显影实时监测的办法,采用测量监测光(监测光不能使得光刻胶感光)某级衍射效率的办法来判断显影过程中槽形的变化情况。最后论文提出了一种研究多层介质膜光栅掩模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基于RCW方法数值拟合与计算的理论研究及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根据0级光谱衍射效率分布的办法来检测光栅掩模的槽形;并且对多层介质膜光栅掩模进行了实验测量与理论对比分析。深入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该方法不能全面反映光栅掩模的形貌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