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我国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问题的探讨
【6h】

关于我国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问题的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民间金融的界定

1.3民间金融的类型及运作特点

1.4文献综述

第二章民间金融的生成机制

2.1民间金融产生的经济、政策以及文化环境

2.2资金供求失衡是民间金融产生的内生因素

2.3民间金融生逢其时

第三章民间金融的经济效率

3.1民间融资的利率及其效应

3.2民间金融与金融体系效率

3.3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

第四章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4.1民间金融的国际与地区比较及其借鉴

4.2民间金融的正名与定位

4.3民间金融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后 记

展开▼

摘要

民间金融现象,可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民间的金融中介活动。金融中介机构及其活动不仅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满足经济活动中的融资需求及提供其他金融服务。马克思曾经说过,货币是经济的润滑剂。如果扩大一些范围,可以这么说,所有的金融活动都是经济的润滑剂。如果把金融对经济的这种作用说得具体一些,可以包括这样一些:(1)聚集社会金融资源。(2)分散风险。(3)节约交易成本。(4)发现价格。(5)提供支付机制。(6)改善资源配置。 金融对经济的上述作用要求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本身必须是健康和高效的。而高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则是建立在与经济主体相适应的、多元的、完善的、有竞争的基础之上的,它不排斥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并且是合理的事物存在,比如民间金融。目前,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民间金融没有其合法的身份和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它就不存在。事实正好相反,往往越是禁止和排斥的东西,越是有生命力。虽然政府先后多次对地下金融(民间金融)进行过打击和整顿,但民间金融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反而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存在和发挥作用。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研究和分析的。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论。引出民间金融问题,并对民间金融进行界定、分类,介绍有关民间金融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把民间金融界定为非正规的金融活动,它与正规金融在监管方式、业务性质、融资状况、利率水平、预算约束、客户群体等方面有所不同。第二章,民间金融的生成机制。在我国现有的经济、政策和文化环境下,由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完善,资金的需求巨大,而供给不足,形成巨大的供求缺口,民间金融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出现,并且成为现有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三章,民间金融的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是衡量一种事物价值的重要标准。首先民间融资利率尽管有时远远高于正规融资部门的利率,但它仍然可能是合理的,高效的,它对民间融资市场和社会经济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民间金融加入到金融体系中发挥了“鲶鱼效应”,提升了金融体系的效率。第三,民间金融是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它使资源的配置方式改进,从而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民间金融的正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它的负面效应如政府难以管理;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犯罪的工具;由于规模的限制,抗风险能力较弱等也是不能回避的。第四章,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对民间金融的国际、地区比较和借鉴的基础上,为民间金融正名和定位:民间金融是我国市场化改革内生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健全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强调要趋利避害,政府要承担和履行自己的义务,民间金融组织也要自我完善,尽可能发挥出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第五章,结论。对本文上述观点进行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