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群比赛中的攻守转换过程
【6h】

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群比赛中的攻守转换过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军事理论的启示和问题的提出

1.2集体同场对抗性各项目比赛中攻守转换研究的综述

1.2.1篮球比赛攻守转换研究综述

1.2.2足球、手球和曲棍球项目比赛中攻守转换问题的研究综述

1.3集体同场对抗性项目比赛中攻守转换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本章文献索引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的任务

2.3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2.3.1研究设计

2.3.2研究方法

3攻守转换的相关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3.1战争中攻守的起源

3.2战争中攻守出现的条件

3.3战争中攻与守的时空依赖性

3.4战争中最早出现的攻守转换

3.5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群比赛中的攻与守

3.5.1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群比赛中攻与守的时空特点

3.5.2攻击手段、得分手段和规则对攻守时空的影响

3.5.3比赛中攻和守的理论划分与争鸣

3.5.4相关概念辩析

3.5.5攻守转换和攻守转化

本章文献索引

4集体同场对抗性项群比赛中攻守转换类型的分类体系

4.1攻守转换的分类依据

4.2攻守转换的分类体系

4.2.1整体攻守转换和部分攻守转换

4.2.2直接攻守转换和间接攻守转换

4.2.3瞬间攻守转换、快速攻守转换和迫延攻守转换

4.2.4单线路攻守转换和复合线路攻守转换

4.2.5战术攻守转换、战役攻守转换和战略攻守转换

本章小结

本章文献索引

5同场集体对抗性项群比赛中攻守转换方式

5.1攻守转换开始的方式

5.1.1引起攻守转换开始的主要因素分析

5.1.2攻守转换开始时的配合方式

5.2攻守转换过程方式分析

5.2.1间接攻守转换过程方式分析

5.2.2直接攻守转换过程方式

本章小结

本章文献索引

6同场集体对抗性项群比赛中的攻守转换速度

6.1速度是攻守转换的关键

6.2攻守转换速度释义

6.2.1攻守转换速度与攻守转换意识

6.3影响攻守转换速度的因素

6.3.1影响攻守转换速度的客观因素

6.4主观因素的影响

本章小结

本章文献索引

7篮球和足球运动员攻守转换行为的优选操作程序

7.1运动员攻守转换行为的优选操作程序释义

7.2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群攻守转换行为优化设计

7.3篮球和足球运动员攻守转换行为的优选操作程序

7.3.1篮球和足球运动员争夺活球时的优选操作

7.3.2篮球和足球运动员守转攻行为的优化

7.3.3篮球和足球攻转守行为的优选操作

本章小结

本章文献索引

8篮球和足球攻守转换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设计

8.1攻守转换质量评价设计的意义

8.2攻守转换质量评价设计的指导思想

8.3攻守转换质量评价设计的原则

8.4篮球和足球攻守转换质量评价中指标权重

本章小结

本章文献索引

9提高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群攻守转换能力的训练学提示和建议

9.1提高攻守转换意识的途径

9.1.1加强攻守转换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9.1.2加强攻守转换基本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9.2改善和优化攻守转换行为的途径

9.2.1抢断球能力的训练

9.2.2攻转守能力训练

9.2.3守转攻能力训练

9.2.4攻守转换体能的训练

本章小结

本章文献索引

10结论与建议

11参考文献

12附件

13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集中研究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群比赛中的攻守转换问题。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和比较法,选取具有较高代表性的篮球、足球两个项目,以及手球和曲棍球的比赛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研究。 论文首先以军事学当中的进攻和防守两个概念的起源为切入点,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论及军事进攻和防守的手段、距离和能力等问题。继而通过逻辑分析方法,强调了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群比赛中的攻守转换是在进攻行为和防守行为之间进行过渡的必要条件,是进攻和防守之间的角色更替,并据此确定攻守转换与进攻和防守一样,都是性质独立的战术行为过程。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是在战术层面上的攻守转换过程。攻守转换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攻转守,其二是守转攻,攻转守和守转攻都开始于对失控活球的争夺,获得球权,则防守结束,进入守转攻,一旦发动进攻,则守转攻结束;失去球权,由进攻结束,进入攻转守,按战术要求,找到并落实自己的盯人防守(人盯人)或进入既定防守阵形中相应的位置(阵地防守),则防守开始,攻转守结束。 其次,依据攻守转换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对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群比赛中的攻守转换过程进行了多种体系的分类。其中,最核心的分类是以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状态转换的速度为依据,将攻守转换过程分为瞬间攻守转换、快速攻守转换和迫延攻守转换。 第三,从引起攻守转换的因素入手,本文研究了攻守转换的不同方式。认为攻守转换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不同方式。攻守转换过程方式中的配合方式和方法,对攻守转换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影响;参与转换行为的人数、配合、转换的路线及不同的转换类型均有不同的特点;不同转换方式都各有其最佳的站位布局及配合路线。 研究指出直接攻守转换的战术要点是从占位、抢位开始争夺球权;间接攻守转换的战术要点是球进入比赛瞬间的占位和跑位;守转攻的一传和接应决定着推进的速度;攻转守要处理好抢、堵、逼等积极性手段的运用和退守的关系。 通过比较发现在攻守转换过程中,我国足球和篮球运动员的一传和接应与世界强队都有明显的差距,我国足球横传和回传次数较多,篮球一传接应点过于靠近篮下,这些战术表现都对推进速度有不良的影响。 第四,本文对影响攻守转换速度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攻守转换速度是攻守转换问题的本质和核心。研究发现:对手攻守转换能力、每队参赛人数、控球手段及控球的稳定性、场地和球的大小、裁判行为和比赛规则以及比赛进行中的不同态势都会对攻守转换速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五,篮球和足球两个主要项目运动员攻守转换的操作行为包括争夺活球控制权、守转攻或攻转守两个部分。在争夺活球控制权时,双方总是从占位和抢位开始。当球权归属决定后,非控球方大多是在后场组织封堵抢断,以延缓对方控球者推进的速度。控球方则要首选加快球的推进速度,大部分队员采用分层、分散的方式向前场集中,力争形成快攻的优势。 第六,初步确定了攻守转换质量的评价方案。研究发现:在攻守转换意识支配下,攻守转换行为对攻守转换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影响攻守转换行为的诸因素中,争抢无人控制活球行为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退守和推进行为;在争抢无人控制活球的行为中,占位和卡位对其影响最大。在攻守转换意识中,争抢活球意识对攻守转换影响最大,退守和推进意识也对攻守转换意识有较大影响。 最后,在整体分析基础上,本人认为加强攻守转换意识的培养应从提高专项智能水平、加大理论和实践结合两方面着手;改善攻守转换行为则应从提高争球能力、守转攻能力和攻转守能力三个方面着手;同时,增强攻守转换体能也是提高攻守转换能力的重要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