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探讨
【6h】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回眸三四十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

第二章“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关键词及特点

第三章从“大众化”到“普洛化”

第四章媒介与文学的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是二十世纪“文艺大众化”思潮的高潮。以往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文艺的关系上,对其历史意义的认识不够充分。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当代大众文学的繁荣,回溯三四十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历史情境,探求此一时期“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大众文学理想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 本文分析三四十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的主要问题及特点,与当代大众文学的繁荣进行比照,发现:造成其理想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除了公认的政治原因外,还有一个被忽视的因素:媒介。本文认为现代传播媒介的形象化特征,跨越了文学语言和文化水平的障碍,为文艺大众化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因而,三四十年代现代传播媒介的缺失,正是造成“文艺大众化”运动的理想未能实现的重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