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半月板动脉的临床解剖学研究及在全膝置换术中的意义
【6h】

半月板动脉的临床解剖学研究及在全膝置换术中的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半月板动脉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第二部分 半月板动脉结扎在全膝置换术中的的运用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全膝置换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拟在探讨半月板支配血管的分布及其对全膝置换术中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术后出血量多是全膝置换术的一个重要并发症,怎样减少全膝置换术后出血己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本试验通过对尸体标本的解剖学研究,探查半月板动脉的来源与分布,为全膝置换术中结扎半月板动脉提供解剖学依据,并通过临床对照试验,评估结扎半月板动脉在减少全膝置换术中术后出血的临床意义。 方法:通过对3例新鲜尸体标本和2例经防腐处理的陈旧尸体标本进行灌注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探查膝关节半月板动脉的来源与分布。对2005年6月-2007年1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的病人按照试验标准进行筛选,有25例病人进入试验研究对象中,这些病人均在术中结扎半月板动脉,我们将其归入试验组(n=25),把按同样标准筛选的2004年1月-2005年1月行全膝置换的13例病例归为对照组(n=13),对照组病例术中未结扎半月板动脉,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植入同一类型的假体,术后均按统一的治疗方案处理病人,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48h伤口引流量,并将二者作为患者的出血量进行统计,通过对影响术中和术后出血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比较两组病人在伤口引流量和出血量上的差异。 结果:尸体解剖结果提示半月板动脉主要来源于膝上内侧动脉、膝下内侧动脉、膝下外侧动脉、膝中动脉、膝降动脉和膝后内外侧动脉,分别以内侧副韧带和胭肌腱的中线为界,将内外侧半月板分成前后两部分,内侧半月板前部主要有膝下内侧动脉、膝上内侧动脉、膝降动脉和膝下外侧动脉的吻合支的分布,后部主要由膝后内侧动脉供血;外侧半月板前部主要由膝下外侧动脉、膝中动脉的分支分布,后部主要由膝后外侧动脉分布,各动脉在半月板周围形成半月板动脉环。在临床研究中,我们对全膝置换术中可能会影响患者术中术后出血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病例在年龄、身高、体重、基础血压、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凝血功能等指标,术前对比均无差异(等效检验P>0.05),术中手术时间、止血带时间和麻醉方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术后平均出血量为620±103ml,有8例病人进行了输血(8/25),总输血量为2920ml,平均为365±39mi,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895±113ml,有7例病人进行了输血(7/13),总输血量为3535ml,平均为505±63ml,统计分析两组病人在平均出血量(p=0.37)、平均输血量(P=0.33)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组病例在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无差异。 结论:半月板动脉尤其是半月板后方的动脉在减少全膝置换术中术后出血量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通过对尸体标本进行半月板动脉的解剖学观察,根据解剖结果在全膝置换术中仔细探查半月板动脉并将其彻底结扎,通过临床对照试验研究发现,术中结扎半月板动脉尤其是半月板后方的动脉能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