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新闻框架中的“偏见”及其规避——以国内三家日报对“富士康案件”的报道为例
【6h】

论新闻框架中的“偏见”及其规避——以国内三家日报对“富士康案件”的报道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理论阐释与应用

(一)理论阐释:新闻框架理论

(二)理论应用:框架理论在新闻传播研究中的运用

第二章框架分析的个案研究

(一)个案概述

(二)研究方法

1、框架分析法

2、样本选择及其理由

3、时间界定

4、分析单位

(三)具体框架分析

1、议题架构要素的分析

2、文本建构要素的分析

(四)结论与启示

1、研究结论

2、启示

第三章新闻框架的建构与产生“偏见”的原因分析

(一)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社会生态环境和意识形态因素的制约。

1、政治制度环境的影响

2、经济制度环境的影响

3、文化心理环境的影响

(二)媒介组织新闻传播理念和操作规范的制约

1、媒介新闻传播理念的影响

2、媒介新闻传播操作规范的影响

(三)记者、编辑等传播者个体素质差异的制约

(四)外来压力组织的制约

第四章“新闻框架”中“偏见”的负面传播效果

(一)新闻框架中的“偏见”可以使国家、政府的形象受损

(二)新闻框架中的“偏见”可以导致媒体自身公信力的受损

(三)新闻框架中的“偏见”可以导致公众知情权受到损害

(四)新闻框架中的“偏见”可造成被报道对象的权益受损

(五)新闻框架中的“偏见”可以滋生新闻腐败

第五章对策:正确运用新闻框架、规避不良“偏见”

(一)新闻立法规范

(二)公众监督

(三)转变新闻理念,规范新闻操作

(四)提高传播者个体素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长期以来,所谓“客观、公正、平衡”的新闻专业主义报道原则一直被媒体所追崇。然而,在多年的新闻传播实践和研究中,学者们发现:被奉为全球性范式的理想化的新闻专业主义在现实中并不存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引入到大众传播学领域的新闻框架理论更认为: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由于传播者的主观思想和认知不同,他们所选择的框架标准和原则也不同,这导致最终所架构起来的新闻框架也各不相同。其中,某些被强调、突出的框架要素揭示或暗示了各自新闻框架中所蕴含的主题、价值倾向的偏见。 本文运用新闻框架理论中的框架分析法,以《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和《中国青年报》三家平面媒体关于“富士康案件”的报道原型为个案进行框架分析,考察传播者在新闻报道中“客观、公正、平衡”原则的相对性,判断它们在各自新闻框架中所客观形成和存在的价值倾向、暗示——“偏见”,并对新闻框架中“偏见”形成的原因、结果进行梳理、探讨,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