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扬州园林的“秀”与“雄”——兼与苏州园林的比较
【6h】

扬州园林的“秀”与“雄”——兼与苏州园林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扬州由于地理位置的便利,使得园林风格介于南北之间

(一)扬州的地域、人文、气候均属江南

1.至清末扬州仍属江南布政使司辖内

2.扬州园林的风格依然江南格调

(二)便利的交通与盐业带来的雄厚财力造就了清代扬州园林的鼎盛局面

1.交通上的枢纽地位使得南北匠师在技术上得到了交流与融合,成就了扬州园林“集北方之雄与南方之秀”的特点

2.依靠便利的交通,大量引进外地的建筑材料

(三)交通与盐业的兴衰对扬州园林的重大影响

1.盐业繁荣时,同一历史时期的苏、杭二州却将“以园亭胜”的桂冠让给扬州

2.盐业衰落时,称雄于东南的扬州又将“以园亭胜”的桂冠揖让苏州

第二章扬州地域文化的特点

(一)水之扬州——园林之“秀”的本色

(二)盐之扬州——举重若轻的大家气度

1.盐政——盐商富足的保证

2.盐官—“旦接宾客,昼理简牍,夜通文史”

3.盐商——“一品官,二品商”,“商翁大半学诗翁”

第三章苏州的地域文化与扬州地域文化的差别

(一)同样的“水”不同样的地域文化

(二)苏州虽无盐业之利,却是手工业重要产地兼官僚地主的消费城市

第四章部分园林的皇家色彩使扬州的湖上园林寓有“北方之雄”的风格

(一)皇家气派自隋代开始就笼罩扬州

(二)扬州园林的鼎盛局面,和康熙、乾隆两代多次南巡有关

1.扬州的湖上园林始于康熙南巡,盛于乾隆巡幸

2.扬州的湖上园林大都集中分布在康熙和乾隆巡幸路线两侧及其附近

(三)部分湖上园林仿京城款式,但不脱江南风格

(四)扬州园林的北方气象

第五章扬州园林主人身份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兼有秀、雄的艺术特点

(一)扬州主要园林的主人及其身份

(二)徽商在扬州的一手遮天直接导致扬州园林不同于苏州园林的徽调色彩

(三)扬州盐商的三大特点

1.富足——追求风雅的基础

2.崇儒——“南秀”的根源

3.仗义——对文人士子的推崇与爱护

(四)明清时期的重商思潮使得扬州与苏州园林主人的心态是亦商亦儒

(五)扬州园林的“进”与苏州园林的“退”

第六章造园的艺术手段

(一)扬州园林的叠山

(二)扬州园林的旱园水作

(三)扬州、苏州两地园林铺地的比较

1.扬州、苏州园林铺地纹样一览表

2.两地园林铺地纹样与铺地方法的比较

(四)扬州、苏州两地园林花窗的比较

1.两地园林漏窗的比较

2.两地园林的花窗

第七章建筑上的独特风格

(一)扬州建筑外观的色彩介于南北之间

(二)扬州园林的建筑结构与细部做法兼抒南北之长

第八章花木种植的特色

第九章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扬州园林为主要立足点,辅以苏州园林的比较。首先,对扬州的地理位置、地域文化以及苏州园林的地域文化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再对两地园林主人的身份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相似点和不同点,最后,对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段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对扬州园林为何兼有“南北”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透过园林看当时两地的社会风气和两地园林主人的心态,提出了扬州园林的“秀”是主要源于盐商的崇儒,“雄”是源于园林主人富足的经济基础、“迎銮”以及徽商带来的徽调的观点。并对广泛认为扬州园林是“露富的、讲究排场的、奢华的”说法提出了质疑。通过兼与苏州园林的比较,可以使大家对江南园林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两地园林在风格上的差异。苏州园林因其秀丽、雅致、充满文人气的写意山水让人流连忘返;而扬州园林也因其合乎体宜的“创新”手法,兼有“秀”、“雄”的地方特色与苏州园林交相辉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