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缬沙坦对内毒素血症大鼠早期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6h】

缬沙坦对内毒素血症大鼠早期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写词表

声明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血管紧张素Ⅱ与炎症的关系

综述二 内皮生长因子研究现状及其与脓毒症的关系

附 图

发表的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内毒素血症大鼠的早期干预作用。 材料及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十组,每组6只。A组为正常组,B1(2h)、B2(4h)、B3(8h)组为模型组,C1(2h)、C2(4h)、C3(8h)组为缬沙坦干预组,D1(2h)、D2(4h)、D3(8h)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予腹腔注射脂多糖(LPS)(3mg/kg),缬纱坦干预组在腹腔注射LPS后十分钟予缬沙坦(5mg/kg)灌胃,生理盐水对照组在腹腔注射LPS后十分钟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腹腔注射LPS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取心脏血,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TNF-α、VEGF、sL-selectin的浓度。分别取心、肝、肺、肾及小肠的部分脏器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48小时以上,经HE染色,光镜下观察。 结果:大鼠腹腔注射LPS后,血清TNF-α的浓度迅速升高,于2h达高峰(P<0.01),4h仍显著高于正常(P<0.01),8h较4h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予缬沙坦早期干预后,血清TNF-α的浓度仍于2h达高峰,但峰值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4h与模型组相比,亦有显著下降(P<0.05)。腹腔注射LPS后各时间点血清VEGF的浓度递增,2h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即有显著性(P<0.01)。腹腔注射LPS后,血清sL-selectin的浓度升高,于4h达高峰(P<0.01),8h较4h均值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脏器的病理损害随时间延长而加重。缬沙坦干预组各时间点血清VEGF、sL-selectin的浓度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各脏器的病理损害程度减轻。 结论:大鼠腹腔注射LPS后,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萎靡,活动减少等表现。血清TNF-α、VEGF、sL-selectin的浓度升高,各主要脏器出现病理损伤,随时间延长损伤加重。本试验中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的制备是成功的。TNF-α在LPS2h的升高幅度高于LPS4h,在LPS8h降至正常水平,表明TNF-α是一种快速反应因子,随着感染时间延长,机体可启动负反馈机制而发挥调节作用。血清VEGF于急性炎症早期浓度即有显著升高,且随时间延长浓度递增,提示VEGF与急性炎症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相关。sL-selectin于急性炎症早期浓度升高,表明白细胞活化增加,以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于4h达高峰后,浓度略有下降,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支持血液中sL-selectin的浓度升高,可竞争性阻止白细胞继续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负反馈免疫调节,抑制白细胞过度活化,改善全身过度的炎症反应。 缬沙坦可抑制内毒素血症时TNF-α的释放,降低VEGF、sL-selectin的水平,通过减少炎症相关介质的释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细胞过度活化等机制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并对脏器损伤有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