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为金融学视角下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研究
【6h】

行为金融学视角下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羊群行为理论背景及研究现状

一、羊群行为的概念及理论追溯

二、羊群行为的分类及概念辨析

(一)“虚假羊群行为”和“故意羊群行为”

(二)“理性羊群行为”、“有限理性羊群行为”和“非理性羊群行为”

(三)“序列型羊群行为”、“非序列型羊群行为”和“随机羊群行为”

三、羊群行为的理论模型

(一)声誉羊群行为理论模型——Scharfstein和Stein(1990)

(二)信息流羊群行为理论模型——Bikhchandani、Hirshleifer和Welch(1992)

(三)序列性羊群行为理论模型——Benerjee(1992)

(四)其他理论模型简介

四、羊群行为检验方法综述

(一)LSV法——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1992)

(二)PCM法——Wermers(1995)

(三)CH法——Christie和Huang(1995)

(四)CSAD方法——Chang、Cheng和Khorana(2000)

五、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外研究状况的概述

(二)国内研究状况的概述

第二章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

一、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

(一)基本模型

(二)数据处理

(三)结论

二、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形态分析

(一)羊群行为程度

(二)各板块之间的差异

第三章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羊群行为产生原因的一般分析

(一)羊群行为背后的心理学根基(传染、从众、群体心理)

(二)行为金融理论中投资者的行为偏差解释

二、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原因探讨

(一)我国证券市场结构的不平衡

(二)我国证券市场是典型的政策市、单边市

(三)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

第四章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投资策略和相关建议

一、从行政管理角度看

(一)政府监管部门是防范“羊群行为”的主体

(二)相应对策与建议

二、从交易所角度看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减少信息不对称

(二)一些制度的改进

三、从投资者角度看

(一)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概述

(二)引用推广现代投资策略

第五章结论和展望

一、本文的结论

二、对于羊群行为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代金融理论在经历辉煌之后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证券市场交易者的羊群行为就是其中之一。表面上看,羊群行为似乎是一个很“小”的概念,但实际上它在现实的交易者行为以及证券市场运行上所起的作用是异常广泛和深刻的。 本文首先对羊群行为的概念及分类进行综述,而后全面详实地对羊群行为的理论模型、检验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 其次,采集沪深300指标股作为样本,运用CSAD法对2006年1月1日到2007年6月30日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弱羊群行为,各板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结论。 再次,从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两个角度分析羊群行为的成因,认为羊群行为是由交易者的心理活动和认知偏差共同引起的,是非理性的。延伸到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文章从结构的不平衡、政策市单边市、信息不对称三个方面分析了成因。 随后,详细分析了羊群行为给证券市场各个主体带来的不同启示:有时需要加以利用,更多的则是需要削弱它。针对我国羊群行为的现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重点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几种投资策略。显然,只有减少交易者的羊群行为,市场才能吸收更充分的信息并得以更有效的运作,从而给全社会带来更多福利。 最后,是结论和展望。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对羊群行为的研究还有许多方面有待拓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